《美國女孩》

刻意去掉味精 才更觸到痛點
08/03/2022
16866
收藏
分享

天天看網上的疫情新聞和數字,都比起看恐佈片更觸目驚心。疫情把香港人催殘折磨得身心俱疲。戲院長期閉館,筆者只能躲在家中,看回林嘉欣主演,早前奪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及「最佳攝影」三項獎項的《美國女孩》。淡淡沉鬱去戲劇化式的敍述,一切的美麗與哀愁都融化於女孩成長日子的柴米油鹽裡,故事後段2003年SARS襲台的劇情,對照今天深層苦難中的香港,難免不「感懷身世」。

大概就像真正愛喝咖啡的人,一般都不會想加牛奶和糖。真正愛看電影的人,也大多都不會喜歡太灑狗血的「味精劇情」。《美國女孩》最成功之處,在於把一個關於患癌、青春期、移民回歸、夫妻生活日常的題材,處理得幾乎沒有「味精」,對白自然真實得一直地滲出「現實之苦」,才能令觀眾更加感同身受地去觸動情緒。電影也令人明白到,沒有刻意煽情流淚的傷感,才可能更觸到痛點。

劇情一開始就是林嘉欣帶同兩個女兒在美國洛杉磯生活多年,因罹患乳癌回台治療,與一直留台工作的丈夫莊凱勛團聚。林嘉欣雖然戲份也很重,但故事視點聚焦為15歲的大女兒主角方郁婷。她在美國一直為資優生,回台後因文化差異,語言能力等問題,被同學嘲笑為「美國女孩」,考試成績連合格也變得困難。整天也思念美國的生活、美國的一個好友,和美國的騎馬回憶。

故事設定為20年前的台灣,電影裡會看到女主在家用56K電話撥號連線卻無法上網,跑到煙霧彌漫的暗黑網咖,用Messenger留言給美國好友,於無名小站寫網誌鬧母親之類的「時代集體回憶」。劇情為「一鳴驚人」導演阮鳳儀的成長經歷改篇。角色的人設不錯。一身菱角的大女兒,跟單純善良的小女兒的性格反差,造成遭遇同一事情的不同態度取向令人反思。倔強的大女兒,跟同樣倔強的母親之間的愛恨羈絆,亦值得去思考和玩味。各演員的表現皆算稱職,林嘉欣也看出演得努力,但母親設定為過去大概同樣滿身菱角,容易緊張愛操控的個性,追尋美國夢跑到充滿幻想的他方,後來經歷現實中不同的困境和遭遇,與丈夫消失了的愛情,連想拖手也會被鬆開,跟帶有自己過去影子的大女兒之間的複雜情緒等等,個人覺得林嘉欣的演繹,仍尚欠一點深層內部矛盾的味道。

作者:肥大力 過氣紙媒人。中年肥佬。遊手好閒。目中無人。孤獨患者。任職《明報周刊》期間曾出版人物訪問集「Shall We Talk」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