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水上活動旺季,型男靚女均各出奇招裝備自己,唔想到時「大汗叠細汗」咁掃興,或出汗混雜細菌發出尷尬異味,不妨於日常生活先好好調養,輕鬆化解汗味「攻」鼻的濕身危機。(文:徐璐 圖:互聯網)
天然除臭妙方
一些家用材料稍微動腦筋便成大汗女生的好幫手,外敷內服雙管齊下,蘋果醋及檸檬汁稀釋後沾濕化妝棉輕輕塗抹腋下,待兩至三分鐘後清水洗淨,助平衡肌膚PH值兼打敗細菌。另外,以1比1混合梳打粉和粟粉,再塗於身上容易出汗的位置亦可減汗。
大汗人士應少穿涼鞋及勤換排汗襪,適當以茶葉水泡腳亦助收斂汗液,而頻密沖涼及水溫過熱有損皮膚表面的保護膜,不妨用毛巾浸暖水擰乾後重點擦拭清潔。
運動型男拋開汗味煩惱,穿上泳衣或背心更盡顯自信風範。
大部分男士皮脂腺分泌旺盛致體味較濃,可選用抗菌沐浴露。
綠茶粉加入熱水浸浴15分鐘或沾濕棉花球擦身助吸異味。
運動後最好立刻用濕毛巾抹走汗水,免滯留太久增油脂代謝發臭機會。
夏天常穿透氣的淺色純綿衣服能有效減少出汗。
止汗劑薄塗乾爽部位
止汗劑於前一晚使用至翌日可發揮最大功效,緊記沐浴後抹乾或用風筒吹乾腋下再薄塗一層,因常含的鋁分子會透過汗管抑制汗腺出口以減少排汗,貪心塗勻全身及經常補塗反而會影響身體散熱。止汗劑一般每次維持6至8小時效用,每天最多使用兩次。
炎夏宜用清爽不黏膩兼抗菌的止汗劑,忌含酒精、香料與添加劑,毛髮濃密者可選揮發快與毋須接觸皮膚的噴霧式,便於噴在足和背部等大面積;走珠式性質溫和兼易控制用量,或更適合濕疹及敏感肌人士。在家中亦可試用體香膏及止汗粉條,因與肌膚貼合程度更佳,效果比液態產品好。
汗水會沖走及稀釋止汗劑的成分,如正在出汗不應使用。
少吃濃味食物
飲食總體可遵循7:3或6:4的「菜多肉少」原則,先食蔬菜後食肉助排身體毒素。據中醫角度可大致分為兩種體質加固調理,大汗伴有感口乾舌燥的「濕熱人士」應多食時令瓜菜和忌食麻辣火鍋,而長時間在冷氣環境下兼凍飲不離手可令「脾胃虛寒人士」狀況惡化,煲湯煮餸時可加平補祛濕的淮山和蓮子助保腸胃健康。
事實上,適當排汗利於調節身體各項平衡,亦可反映不同的健康訊號,若某些部位特別多汗或堅持以上方法後仍無改善,請立刻向醫生等專業人士求診。
喝啤酒後可令體表溫度速降反增口渴與出汗反應,依賴它消暑不太可行。
濃味咖喱及蒜頭等香料能讓體內淤積濕熱,汗味自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