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價值

話劇經典《離去》
31/05/2021
13147
收藏
分享

上周末,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呈現的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閉幕呈獻作品《離去》,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該部作品由中國著名導演王曉鷹執導,王衛國、趙倩等多名資深演員聯覺上演,以溫暖的方式探索生命價值,為觀眾呈現一齣感人淚下的精彩作品。(文:成奇徽 圖:張庚睿、曹志鋼)

離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人們一輩子都在從事某件事的時候,說起離去談何容易,但人們面臨生命的消逝,離去已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第三十一屆澳門藝術節閉幕呈獻作品《離去》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主角身為常年演繹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演員,生命臨終之際卻身患阿爾茲海默症,穿梭於現實與舞台之間讓他的性格陰晴不定,存在於矛盾之間。雖說作品談論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主題,導演王曉鷹以溫暖的形式去探索生命的價值,主角的三位女兒以不同的方式與父親共度最後時光,嬉笑怒罵之家帶出家庭的溫暖,呈現給觀眾親情的熱力。

塵封多年的深刻印象

導演王曉鷹曾於1998年在美國訪學期間,有幸在斯坦福劇院觀看到《離去》原作,雖然他一直有打算重新演繹該作品,但是當年在美國觀看的原版作品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難以超越。直到十年前,國內戲劇泰斗於是之先生晚年雖然身患阿爾茲海默症,卻依然堅持登台演出,讓導演王曉鷹感觸十分之深。舞台上於是之先生雖然錯漏頻出,但對於舞台的熱愛依舊不減當年,可愛又倔強的個性十分符合原著埃略特的人物形象,於是乎導演王曉鷹以於是之先生的形象打造了中文版《離去》。

人物內心矛盾打造戲劇張力

很多人包括戲劇工作者都認為,外部的激烈衝突是構成戲劇張力的主要因素,但導演王曉鷹認為,雖然外部激烈衝很有必要,但真正的戲劇張力是在人物自身,一個好的作品必須要把作品外部衝突引入到角色內心去,然後從人物內在生命的矛盾突出戲劇張力,傳達給觀眾情感的衝擊與生命感悟才是最有衝擊力的。

而《離去》這部作品,也正正能體現出導演王曉鷹的觀點,這部作品真正的看點不在於家庭之間的衝突,感人的地方出自於每一個角色內心世界,以主角為例,如何面對人生當中的轉折點與大開大合的內心波動呈現出生命最為真實的感染力,從心出發,展現作品獨一無二的戲劇張力。藝術不單只是呈現美的觀點,更應該具有社會意義,據王曉鷹介紹,這部戲劇傳遞給觀眾兩個信息,一個是對於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周圍的人,要怎麼去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如何去尊重患者。而另一個信息是社會層面的交流,作品用藝術的形式去表達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狀態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存在,希望通過該部作品為觀眾傳達更多生命的感悟。

雖說《離去》這部作品作品談論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主題,導演王曉鷹以溫暖的形式去探索生命的價值。

因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主角性格陰晴不定,時常總以為自己置身舞台,扮演莎士比亞戲劇人物。

主角的三個女兒個性截然不同,面對父親的態度成為該部作品的亮點之一。

對於戲劇作品,導演王曉鷹說道:「個人的生活經歷是十分有限的,其實每排一部戲都是間接的去感受、了解、接觸、認識一種你過去沒有了解過的生活,包括去關注到人的情感或者是生命狀態的某一個層面,成為排戲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

導演王曉鷹作為國內資深戲劇創作人,榮獲國家一級導演職稱,曾執導過多部國內外經典戲劇,收穫好評無數。

對於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周圍的人,要怎麼去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如何去尊重患者,也是該部作品探討的主題之一。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其他專欄資訊

相關資訊推薦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