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段入口處。
「燕子口」入口處。
穿越山群公路,沿途可看見開天闢石奇景。
古Sir雖然不是台灣在地人,但對台灣充滿獨特情懷。每年都會以不同的形式環台,每一次環台總會帶來不同的體驗。
DAY 7_天氣晴 花蓮至台北
時間過得真快,整個環島旅程接近尾聲。這趟路程由花蓮直至台北為終點站,全程約五個小時;途經蘇花公路、蘇澳及宜蘭。上次欣賞完花蓮最有名的景點「鯉魚潭」之後,接下來到另一個最有名景點之一:太魯閣國家公園。根據官方網站資料顯示,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台中及南投三縣市,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全區面積92,000公頃。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地勢高聳,大致由中央山脈向東傾斜,其間山巒起伏,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面積約佔全境之半,其中有將近六分一的面積為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高山氣勢雄偉,當中躋身「台灣百岳」者即達27座之多。
到達太魯閣國家公園後,發現一座建在公路上標著「東西橫貫公路」的牌樓;也是花蓮段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地標之一,有很多旅客在此拍照留念。沿著這公路一直走,可直達南投縣武嶺頂峰。可惜時間關係,只好選擇遊覽由燕子口至慈母橋的精華區路段。
「百燕鳴谷」狀觀景象
從牌樓開始進發,發現整條路段非常狹窄和多彎,更甚至乎有部分路段只足夠一台大型旅遊車經過,可見行駛在路段的車輛需要格外留神。進入園區後,第一個景點「燕子口」擁有山壁雄峻之景,是中橫沿線的著名勝景之一。公路右側岩壁上高掛著許多因石灰岩受溪流長期侵蝕而形成的小洞,燕子就在這些天然洞穴中築巢而居,早年因常有雨燕、洋燕成群覓食,形成「百燕鳴谷」的狀觀景象,因而有燕子口的美名。不得不提就是從「燕子口」走過去,有一條鐵索橋,在地人稱為「錐麓古道」;橋體不大,橋下就是河谷溪流。可惜要走過去,需要申請入園登山證才可進入。故此;只好沿路折返。
從「燕子口」往「慈母橋」進發,沿途可以見到山鑿洞而建的奇岩怪石與尖峰絕壁,道路曲折於堅硬的岩壁中,處處山洞、步步斷崖,上有奇岩峭立,下為深谷急流。崖標高1,660公尺,其雄險可真讓人膽戰心驚。光禿禿的岩壁,更顯出山岩的錯綜猙獰;抬頭仰望,磅礡的氣勢,令人驚心動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