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讀者聽過:「信念創造實相」,單憑「信念」真的可以「創造實相」?與其問信念是否可以創造實相,倒不如反過來想,假設人沒有任何的信念存在,很難想象我們的生命、生活可以推動下去。
信念無所不在,才驅使我們每天的行動。我有位老師常常說,問題不在於你是否相信,而在於我們本來已經相信了甚麼,有甚麼信念?
我已經有許多信念?
我們的信念之多,可能遠超於我們的意識,除了一些一般物理規則外,在成長的過程中,由父母、家人、教育、社會、國族中收集得許多潛而默化的信念,是我們較少會刻意去察覺的。例如說,「做人要對社會有價值」就是一個簡單而普遍的信念,但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緊箍咒,對集體的行為有所約束。把自己對特定事情的選項列點寫下來,例如:我心目中的兩性關係是怎樣的?當我們認真寫下來時,冷靜一下再回看,你可能會發現你對這個題目有著各種各樣驚人的信念,而當中有許多可能都不是來自於你自己,而是其他人灌輸給你的概念。而重要的是,我們會傾向依據於我們已有的想法,在現實生活中看見相對應的事件發生,然後更加加強這個信念本身。
正向vs 恐懼?
如果一個信念是美好的,那麼它就會被我們加強,我們會有種相應的「運氣好好」的感受,而不知道是來自於我們本來就設下了美好的信念。通常被我們發現的,大多是一些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限制的信念,一些讓我們恐懼的信念。簡單如:「工作賺錢是很辛苦的」這樣一個感受。這個信念本身最初可能來自於小時候的教育,父母、祖父母每天告訴我們賺錢很辛苦,這潛而默化的結論,會讓我們傾向於不去感覺「賺錢其實可以很輕鬆」,或者「工作讓人生志向很充實」,因此我們比較難在生命中創造出輕鬆又賺錢的工作。
從一顆種子到收割
英語中有所謂You reap what you sow,我們人人站在一片田之中,周遭的生活就是我們此刻所創造的,我們常常誤以為自己又不是邊個邊個,沒有甚麼能力創造甚麼,但其實相反,我們一直任由自己的創造,不斷在四周出現,卻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想法。
改變命運的最簡單方法是把自己的信念寫一次,然後對照一下,我們的生活如何巧妙地「配合」著這些信念來提供「舞台、服裝、道具、演員」來讓我們印證我們的信念?
如果你發現你的生活驚人地配合著你的信念「演出」中,那麼你就輕易地掌握了「改變命運」的方法:就直接去改變你所相信的信念,然後去活出那些信念吧!就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