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到物業登記局查冊,了解青洲山避靜院過去紀錄,根據政府的文件顯示,青洲河邊馬路14-17號(即青洲避靜院)現時的業權人為匯新發展公司。另有文件顯示,避靜院前業權人江昌(澳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之前確實曾把避靜院借給一名姓胡人士居住,並不用交付任何租金,但可以隨時終止借住關係;而在江昌(澳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把業權轉讓給匯新發展公司後,也曾向胡發出正式的通知信,指避靜院業權已轉為匯新發展公司,並著令胡德能立即搬離,重申跟其借住關係已結束,並強調江昌(澳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沒有收取任何人的租住費用。 另外,澳門文化局和土地運輸工務局在今年5月17日組成驗樓委員會,對青洲避靜院做過驗樓報告,報告上註明在檢驗期間,青洲避靜院的大門被鎖上,所以工作人員未能進入內部進行檢查。而建築外部的外牆有裂紋及部分保護層剝落;外墻的排水管有破損;部分外牆呈現發黑情況及有植物生長;屋頂上有植物生長。然後在10月,文化局發函通知青洲山業權人需按照規定進行相關的維修和保養工作。
政府早前曾多次預告,聖誕節後將進行水坑尾街路面重鋪工程,共計有20條巴士路線需要調整靠站安排。昨日施工首日,仍然有市民不清楚相關資訊,有意見抱怨現場指示標語不清晰,認為有關安排不足。首階段工程重鋪公共行政大樓一側行車道,為期三天,29日至30日則重鋪匯業銀行一側行車道。 昨日是假日,水坑尾街附近一帶地區行車大致順暢。
澳門首個《五年發展規劃》實施剛滿一年,特區政府推動多元發展成效已開始顯現,隨著本澳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創意城市網絡(UCCN)評定為「美食之都」,以及澳門國際影展成功舉辦並獲得國際讚譽,未來澳門經濟發展更趨多元。 澳門國際影展雖然只舉辦了兩屆,已成為本澳年度盛事,不僅為戲迷帶來連場好戲,也提升了澳門旅遊城市的知名度,肩負推動文創藝術與產業多元發展工作。電影製作是文創產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的多元產業之一,近年推出一系列資助和交流計劃,推動本澳電影業界投入創作,提升作品水平,澳門國際影展舉辦成功,可以推動本澳電影產業發展。 雖只舉辦了兩屆, 澳門國際影展有口皆碑,並非行紅地氈般簡單,其特別之處是不少專項與別不同,吸引不少海外電影業人士與會。影展一連兩屆與英國電影協會(BFI)合作開設電影拍攝教育項目,都取得成功,讓澳門年輕電影製作人有機會體驗國際級電影的拍攝模式,同時並通過與外國團隊交流,加強與歐洲文化交流,擴展澳門年輕人文創思維,達到多元化發展目的。 另一特別之處是角逐各個獎項的影片,聚焦在首次及第二次執導的新晉導演,以助力電影業新銳邁上新台階; 另一方面是為觀眾搜羅一些具欣賞價值的環球優秀電影,為業界造就新銳電影從業員的入門階梯。對世界各地新晉導演而言,澳門國際影展是世界各地新晉導演展示作品的平台。 電影產業交流會是影展另一個突出專案,有250 多位來自26個國家及地區的電影專業人士參與,其中Macao Forum 論壇為來自世界各地電影產業人士提供多向交流形式的靈活平台,促進與會者就特定議題積極交換意見。IFFAM 創投會(IFFAM Project Market)集合14個新的電影計劃,尋找投資者、發行商或合作夥伴,澳門可成為全球電影業界一個交流平台。 澳門國際影展已成為澳門年度盛事,但要成為地區品牌活動,仍需多參考鄰近地區的電影節,取長補短,推動電影藝術及產業發展,提升觀眾鑑賞力,支撑市場形成,努力實現影展打響國際名堂願景,使澳門國際影展繼「美食之都」後,成為澳門另一張名片,可持續為澳門電影業、文化創意產業及旅遊業發展帶來長遠效益,協助推進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構建。
《修改第5/2011號法律〈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 即將在下周一(元旦)起實施,未來全澳巴士站十米範圍內全面禁止吸煙,違例罰金則調升至1,500元,衛生局將聯合民政總署在全澳400個巴士站劃定禁止吸煙邊界範圍,提醒吸煙者為人為己,切勿以身試法。 新法實施在即,多個巴士站已有劃線禁煙範圍。有市民表示知道巴士站附近禁止吸煙、罰金也會調升,但對於十米範圍的界定感到模糊。記者指著地下劃線,該市民直言「咁矇點睇到」。 澳門吸煙與健康生活協會理事長陳彥鳴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新控煙法》在控煙工作上是進步,以「循序漸進」形式加強控煙工作,可有效令更多人不致吸入二手煙,對等候巴士非吸煙者有很大幫助。但陳彥鳴指出,雖然巴士站為禁煙區,但其他街道上並不是禁煙區,很多人會「邊行邊食」,建議政府可採取「區域劃分」,如新馬路較擠迫地方,可以劃分為禁煙區。
行政長官崔世安早前表示,會在短期內推出調控樓市「辣招」,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其後亦表示,行政長官早前指示部門研究相關可行措施,經財範疇部門從稅制及按揭兩方面作研究,已完成報告並呈交行政長官,預計短期內會推出措施。 澳廣視時事評論節目「澳門論壇」(右圖)上周日(24 日)探討樓市問題,經濟協會理事劉建豪表示,再出「辣招」後影響是好是壞很難講,擔心反而會推高樓價,又擔心累進稅率過嚴將會影響營商環境。 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則認為現在澳門樓價到了失控地步,政府必須要多管齊下,以長遠房屋規劃及短期措施並行,調控樓市。至於應否推出空置稅及累進稅,他稱不覺得兩種稅為「招數」,而應為房屋政策重要部分。 有市民在「論壇」上反映,過往「辣招」只會推高樓價,因供應不夠,樓價始終不會跌。長遠而言應盡早制定澳門房屋政策規劃,加稅雖未必為好辦法但都是辦法之一。
港珠澳大橋通車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最近有網友在互聯網上載一張照片,顯示是「港珠澳大橋澳口岸管理區項目」工地,日期為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晚上9時58分,並有「距離通關時間所剩:29天2小時0分23秒」,網民以此推算,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為12 月31 日23時59分。
為了適應並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投資者創造條件,促進飲食業的發展,行政長官於2003年7月7日頒布第16/2003 號行政法規,核准修改第16/96/M 號法令所指的第四組及第五組飲食及飲料場所發牌程序,落實「一站式發牌程序」。 民政總署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除負責辦理直接與發牌程序有關手續外,還可按其所獲的委託代利害關係人向其他公共實體辦理與發牌程序有關的手續,藉以簡化及完善整個行政程序,提高行政程序的透明度及提昇服務質素,努力貫徹「以民為本」的服務精神。 根據第16/2003號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一站式發牌程序,適用於已落成建築物且具備適當使用准照的建築物單位內開設的飲食/飲料場所的發牌申請。按照第16/96/M號法令所指的第四組及第五組同類場所分別為: 1. 第四組場所指以提供飲料為基本業務並可提供簡單膳食之場所,例如咖啡室、冰室及茶館等;2. 第五組場所指提供膳食服務,但其設施及設備不符合對餐廳級別所定之要求,而只符合法例所定的最低要求之場所,例如粥麵店及飯店等。 加快發牌速度 減低開業成本一站式發牌程序的服務形式具有以下特點: 1) 提供清晰的資訊及工程技術協助-以《指南》、示範單位及短片等方式詳細介紹相關的資訊,並通過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與申請人的「技術會議」,解答工程方面較複雜的技術問題,使申請人清晰各項申請細則及技術要求。 2) 以服務機構統一辦理整個程序——經申請人授權,作為一站式服務機構的民政總署將協助辦理一切所需的手續,包括代向其他部門申領所需文件,例如申請物業登記報告、使用准照鑑證本、圖則、工程准照、電力裝置的臨時營運准照等,以及通知申請人各項程序的進度和所需作出的配合,省卻申請人往來其他部門辦理各項手續的時間,及更清楚程序的開展情況。 3) 加快發牌速度以減低開業的成本——若申請人在指定時間內交齊各項符合標準的文件,不計施工期在內,由申請日起計到取得牌照的總時間不超過60 個工作日。同時在不影響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可發給臨時牌照,使申請人的飲食場所能盡快開業經營,減低經濟損失。 4) 增加發牌程序的彈性——當發牌程序因任何原因中止後,若在規定期間內且具備條件,可申請恢復已中止的發牌程序。
位於東望洋山腳下的永安咖啡室,是其中一間受惠於民政總署行政執照處一站式發牌服務的餐飲店。擁有將近40年歷史的永安咖啡室,原址坐落在東望洋斜巷、華士古達嘉馬花園旁。老闆娘麥女士與丈夫一同經營,他們對食物出品有著自己的要求,選擇採用優質材料、盡量即叫即做,加上自創的特色菜品,多年來都獲附近街坊以及上班族的擁戴。然而在一年多之前,這間老店卻面臨著搬遷的難題。 原來,永安咖啡室所在的房東需要收回鋪位,麥女士和家人在四處尋覓之後,終在舊店不遠處的橫街找到了一個新鋪位。問題是,當年舊店所有的牌照事宜,都是老闆處理,如今老先生已經去世,麥女士唯有將申請牌照這個「難題」,交到女婿陳先生手上。 陳先生表示,在張羅新店的過程中,自然遇上不少阻滯,包括資金、人手、以及擔心客源等,於是他將申請牌照事宜交由專業機構代理,從去年5月份開始申請,審批連裝修到10 月份已經取得牌照。搬到新店之後,麥女士繼續「坐鎮」永安,新店的環境較為寬敞、明亮,亦吸引到新的年輕客源,40 年老店將繼續煥發新生命。
澳門早前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網絡(UCCN)美食之都」,但獲得「美食之都」美名後,引起社會討論,有意見認為一些特色老店因傳承、鋪租等問題最終要走向結業。 經濟局早前與澳門連鎖加盟商會簽訂「特色老店扶持小組」合作協議,為澳門一些特色老店提供經濟或設備上的支援。可是,「特色老店扶持小組」是否真的能解決沒有「繼承人」這個問題呢?
澳門單牌車進出橫琴政策於去年回歸17周年之際正式落實,各界雖對政策表示歡迎,惟首階段開放申請門檻較高,實施一年來實際生效的車輛僅有21輛。經過珠澳兩地多次協商,澳門特區政府及珠海市人民政府於昨日喜慶回歸18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放寬有關門檻,同時大幅增加申請限額,未來在橫琴工作、置業者,均能申請單牌車入琴,同時也將申請車輛限額大增至800輛,新政策自昨日起正式生效。單牌車出入橫琴政策是粵澳合作的重要指標,如今門檻放寬,對有意赴橫琴發展、置業的市民來說,更是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