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期「氹仔市集」將於本月21 日至6 月18日期間在氹仔消防局前地舉辦,今次共接獲54個單位申請。民政總署昨(4)日下午進行抽籤,為數26檔的「一般貨品區」當中,有五個單位獲得民署邀請,免以抽籤。 民署表示,今次市集共接獲54個單位申請,其中一人經審核後不符合申請資格;而在26個「一般貨品區」攤位中,有五個單位是過去出席率勤的經營者,民署准許其免抽籤以作鼓勵。昨日在53名合資格申請中共抽出21個攤位,再抽出26個作為候補。 今次氹仔市集民署共收到54個申請,民署小販事務處處長甘志威(圓圖)表示,申請較去年的64個少,但維持一定數量,亦超出市集攤位的供應,因此反應仍然理想。而由於以往小食攤位的經營情況未如理想,加上鄰近氹仔街市正在擴建,所以不設立任何小食攤位,根據以往經營情況顯示,攤位種類以手工及文創最受歡迎,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相同類型的攤位參與,吸引旅客消費。
中國絲綢之路藝術精品粵港澳巡展澳門站,昨(4)日假澳門教科文中心前廳開幕,冀望透過展覽向觀眾展示中國四大名繡之首-蘇繡的魅力和獨特之處,共展出32幅蘇繡珍品,由昨日起至後天(7日)一連四日供市民欣賞。 巡展籌委會主席盧宏駿表示,透過展覽提高年輕人對文化創作的欣賞和鑑賞,啟發本澳青年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推動思路助澳門的文化產業向專業化的經濟發展。他指出,中國傳統手工藝術面臨著生存困境,唯有促進傳統手工藝術向產業化和市場化發展,今次展覽的繡品在蘇繡基礎上,結合絲綢之路和佛教的特色,再配合王麗華女士經多年研究創出的「八工針法」,組成這場獨特而又富創新意義的藝術展覽。 展出32幅蘇繡珍品,當中包括以國家一級文物馬踏飛燕和司母戊鼎的繡品,繡製者王麗華老師為中國當代著名刺繡藝術家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王麗華老師研創「八工針法」,以擅長繡制文物以青銅器、玉器,歷史人物肖像著稱,能生動地呈現中國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物,風土人情和藝術人文之
一名內地無業漢,過去四年多次在本澳賭場強搶賭枱上籌碼及偷竊賭客財物,涉及400多萬元,去年中來澳盜竊被治安警拘捕及被揭發逾期逗留遭遞解出境,去年底又再偷渡來澳,日前在一賭場強搶賭枱珠盤內14個面值各十萬港元籌碼時,終於上得山多終遇虎,當場失手被擒,被司警拘捕,揭出他涉及另外兩宗涉款300 多萬元賭場偷搶案。
治安警察局六位警官獲晉升,其中警官陳曉獲晉升為警務總長,另五位警官獲晉升為警司。晉升儀式前天(3日)中午12時在治安警察局總部舉行,由局長梁文昌警務總監、副局長黃子暉副警務總監和劉運嫦副警務總監主持。 獲晉升為警務總長之警官陳曉,曾於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警官培訓課程修讀畢業後,獲晉升為副警司,此後在多個部門擔任主管職務,具備專業學識及豐富工作經驗,表現優秀,屢獲晉升及嘉獎,是次晉升前擔任治安警察局澳門警務廳代廳長。 其餘獲晉升為警司五人,包括楊婉儀、梁志偉、張樂民、余志華及鄭偉文。梁文昌局長在晉升儀式致辭時,勉勵下屬於新職位中再接再厲,克盡己任,嚴守紀律,樹立榜樣,帶領同僚衝破困難,同心協力共同創造和譜寫治安警察局美好新篇。
人才發展委員會昨日公布《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作為未來人才培養工作的依據。《行動方案》提出,研究與外地專業評審制度接軌及互認,豁免回流海外的專業人才在澳門的專業認證試;研究調整現行公職制度,吸納世界各地的澳人回流。《行動方案》還提出,透過調研構建緊缺人才需求資料庫,人才發展委員會並至少每年公布一次人才資料。
人才發展委員會昨日公布的《行動方案》,在《行動方案》45項人才培養措施中,「人才回流」方面的措施佔11項,主要圍繞「提供資訊」、「緊密聯繫」、「完善制度」和「創造機會」四大方向開展。 在「提供資訊」方面,向有意回流的澳門人才提供澳門發展、就業及生活資訊,主要措施包括設立一站式回流資訊平台。 通過本地校友會及青年社團聯繫本地和海外澳門人,以及透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外機構與世界各地澳門人建立「緊密聯繫」。同時,對澳門大學生開展跟蹤調查,了解他們畢業後回流及留澳工作意願,鼓勵海外澳生回本地發展。 另外,優化海外人才回澳發展的政策環境,包括調整公職應考規定等;提升海外人才回流發展機會,繼續推動「海外人才回流考察計劃」,鼓勵他們與本澳社會互動,如吸引資深退休人士回澳分享經驗或作技術指導,優化「海外本澳人才短期回澳先導計劃」,除吸納科研人才外,將逐步擴展至吸引金融及高等教育等範疇的專才等。
《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 中提到,特區政府計劃培養金融保險、中葡雙語和海洋經濟等領域的人才。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陳志峰(圓圖)昨日受訪表示,本地高校近年開辦了不少新興及人才短缺領域的學科,相信本澳的社會資源有能力培養相關人才。 陳志峰以中葡雙語人才為例,理工學院每年也有一批中葡翻譯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近年亦有更多人學習葡語,相關人才不斷增加。但要一眾大學畢業生成為領域中的專業人才,必要用上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要形成成熟的專業人才培訓機制,所需時間則更長。對此,陳志峰稱,無論如何,本澳現在也需要開始培養短缺的人才,不能因為培養時間長而放棄本地的培訓工作。 另外,《行動方案》亦提到有關公務員培訓的計劃。陳志峰表示,在《行動方案》將著重領導、主管級的人才儲備,對官員的綜合能力要求將提高,因此人才發展委員會考慮引入外地成熟及優質的公務員領袖培訓課程,希望有潛質公務員可參加相關培訓。 至於如何有效吸引海外人才回流,陳志峰認為現時有一定難度;他舉例,現時本澳沒有專業評審制度接軌,在美國執業的醫生無法來澳行醫,導致本澳無法收納人才。因此,當局必須盡快設立專業認證制度,同時為海外人才持續提供資訊、加強聯繫及增加機遇,以吸引人才回流。
環境保護局發布《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 (2017 —2026)》 (下稱《計劃》),制定澳門未來十年在固體廢物方面的政策、具體減廢目標和行動計劃,其中建議在2026年將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由2016年每日2.11 公斤減少約30% 至每日1.48公斤。環保專家何偉添批評環保局的十年減廢方案,只是提出未來目標,未有說明如何實施及落實計劃,就如環保局過往的計劃方案一樣只是空談。
本澳去年11月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美食之都」,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討論未來政府的後續工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特別列席會議。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陸南德會後表示,當局計劃將2018年定為「澳門美食年」,並於本月17日舉辦「澳門美食年」啟動日,推廣本土與海外美食,同時擬定短中長期計劃,構建土生葡菜資料庫,加強青年廚藝培訓,為本澳美食文化底蘊加柴添火。
一名擅長喬裝改扮的中年廣州男子,每次來澳都扮鬼扮馬,原來此君是司警緝捕三年的漏網之魚。事緣司警三年前接獲一名內地事主報案,指在一間食肆被盜去24萬港幣現金;之後三年內,司警又接獲五宗食肆顧客被盜竊案,五名事主的信用卡更遭人在新馬路同一間珠寶店刷卡購物。司警翻查食肆及珠寶店的閉路電視,相信是同一人所為,雖然疑犯的臉容被鎖定,但比對入境資料,卻有頗大差異,且疑犯已離澳,案件一度膠著。 至去年12月初,一名本澳居民又中招,案情與之前六宗雷同,本周日(大除夕),疑犯八度來澳犯案,司警見時機稍瞬即逝,待疑犯前天經關閘離境時將他拘捕協查,發現此君樣貌與入境時之所以有差異,原來除所穿衣服不同,一頭濃密黑髮,竟是假髮,疑犯是一名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