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的春天到了嗎?

核武器、對抗國際社會的路線更明確。 國際比賽一直被朝鮮視為扭轉局面的契機,1988年後,朝鮮也曾多次參與韓國舉辦的國際體育賽事,也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合舉「朝鮮半島旗」進場,並曾兩度合組隊伍參賽。但這些動作對朝韓關係的發展,並未產生長遠而積極的影響,和解大戲已經上演過不知道幾回。除了韓國方面因執政黨輪替造成對朝政策的不確定性外,朝鮮本身也在與西方社會的鬥爭中苦苦掙扎,對韓關係、核武發展與體育賽事,都是平壤達到階段性目標的籌碼。 自2015 年底以來,朝鮮加快發展核武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步伐,引起國際社會的猛烈抨擊與恐慌,在朴槿惠下台後,平壤終於等到一位親朝鮮的民族主義總統文在寅,給了金正恩戰略調整的空間。雖然外界無法掌握朝鮮的核武器發展到何種地步,但從金正恩的新年講話來看,平壤的戰略路線已經做出調整。在談到「發動核武的按鈕就在我桌上」之前,金正恩先強調了「美國絕對不敢對朝鮮發動戰爭,因為朝鮮核彈瞄準美國全境」,這句話代表平壤的核路線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而修復與韓國的關係,甚至修復與周邊其他國家的關係,將槍口統一指向美國,將是朝鮮新的對外戰略指標,積極參與平昌冬奧則是全新的開端。 金正恩始終認為,實質擁核是確保政權存續的唯一途徑,因此與美國談判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所幸現在美國總統是特朗普,朝鮮有更多的操作空間,維繫在國際上的生存。平壤大可利用參加平昌冬奧的契機,吸引更多韓國愛國商人的援助,緩解國內因聯合國制裁而導致的物資短缺局面,倘若韓國在文在寅執政下,朝韓能夠恢復過去的往來與對話,國際制裁的意義更會被逐步削弱,然而朝韓過招虛虛實實,朝鮮始終不會放棄武力統一的選項,短暫的融冰能夠持續多久,仍是未知之數。

08/01/2018
12663

慕拉士公屋下半年動工

新城A區不留儲備

立法會昨(4)日舉行全體會議,議員宋碧琪和何潤生就公共房屋問題作口頭質詢,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圓圖)表示,在具備條件下慕拉士公屋工程項目會在下半年開展;另將於本月8日邀請「公屋需求報告」的顧問公司與議員探討公屋需求,議員若仍感報告結論有問題,會著房屋局更新報告,期望建立機制清晰公屋需求,「如果唔係都唔知起幾多先夠」。 羅立文表示,政府建議修法將社屋申請恆常化,表示政府有信心在合理時間內,讓合資格者上樓,認為這是政府的進步,並考慮逐步調升社屋申請的收入上限。 議員宋碧琪指出,現時新城填海A區28,000公屋單位是否已被減半,或土地重新規劃作其他用途?羅立文表示,「沒有意思會留一半做儲備」。他解釋,本月底城規會將討論新城A區八個規劃條件圖草案,合共7,000個公屋單位,強調政府會逐步做好公屋興建工作。 議員何潤生提到在《公屋需求報告》中,為何未提及新類別公屋的研究?房屋局局長山禮度指,會繼續以「社屋為主、經屋為輔,其他類別會再作考慮」。他又提到在2013年重開的經屋申請中,申請家團超過40,000個,有38,000個申請初步審核合資格。而多戶型經屋申請的首3,000多個審查個案中,僅40% 符合申請資格。

05/01/2018
42670

何解文物保育

變燙手山芋

甚麼叫「躺著都中鎗」?相信渡船街1號三位業權人會感觸至深,這宗看似是文物保育與商業發展不咬弦事件,愈挖愈發覺事件並不尋常,即使這只是個別事件,已堪足鑑,更何況極有可能存在不少未被發現的隱藏個案……渡船街1號這幢建於1917年的普通葡式建築物,既不像葉挺故居有名人效應,又不是中西醫局有孫中山名氣壓陣,更不在歷史文物保護區範圍內,加上業權人於2013年1月購入前,早經律師樓查證,不入文遺清單;再者,業權人以幾千萬元購入建築物後,因被列入危樓,更獲工務局拆卸准照。 換言之,這兩層高的主樓,實在沒有條件不能讓業權人拆卸、重建,詎料接下來進行清拆,才是噩夢開始。文化局一句渡船街1號有保留價值,即時叫停拆卸,直至建築物完成文物評定程序為止,這樣一拖就是三年,至2016年5月,文化遺產委員會以13: 3大比數否決將其列入文物清單,事情發展至此,業權人以為可鬆一口氣,但原來還未算完。 工務局去年底回覆業權人稱,參照文化局意見後,建議保留及按照原來的外牆和屋頂設計,進行修復,並維持樓宇外的開敞空間及保留圍牆。如此回覆,豈不是不尊重文化局及文遺會的決定嗎?文化局已聲稱,對相關地段建築物是否需作保留,已經沒 有任何要求,但工務局卻反過來,又要參照文化局意見。我們要問,究竟那個部門,才可以給業權人一個明確答覆? 最令人疑惑的是,政府部門之間出現溝通不足、不協調情況,直接導致業權人承受不必要的時間擔擱,數千萬元投資不但原地踏步,還要卯足精神應付政府沒了沒完的糾纏,最慘是至今還沒有定案;如此不按程序辦事的手法,實在讓人氣餒。 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經文化局於2015年完成評定具文化保育的建築物有70項,涉及約300幢建築物,但至今都沒有向外公布,另外還未進行的有67項,又有約300幢,這600幢建築物牽涉千家萬戶,範圍極廣,要是渡船街1號開了這麼壞的先例,難保之後又有其他個案湧現,這無論是官是民,都是雙輸局面。 其實,早在2005 年7月澳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前,不少業權人為避免其建築物可能列入文遺清單,阻礙發展,忙不迭拆卸重建,當中以松山為重災區,這當然不是大眾樂見的事,但以政府一貫「歎慢板」做法,若再拖延下去,難保所有的文物建築,都變成危樓……

05/01/2018
1482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