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二樓的身份證明局櫃台,由即日起提供所有身份證明範疇的證明書申請服務。惟居留權證明書申請人,在該櫃台進行申請後仍需到位於南灣中華廣場的身份證明局領取證明書。 新增的申請服務包括個人資料證明書(當中包括鑑證證明書及在澳門無子女證明書等)、親屬關係證明書、居住證明、居留權證明書及國籍證明書。 此外,自助服務區亦增加自助辦理個人資料證明書的服務(該服務不適用於正在換領澳門特區居民身份證的人士,亦不適用於辦理鑑證證明書及在澳門無子女證明書,以及證明曾持有或曾遞交其他證件的人士)。(身份證明局圖片)
氣象局表示,本澳昨(22)日受較弱偏北風影響,且珠三角地區空氣污染物積聚,不利擴散。在昨日下午3時30分至6時45分之間,空氣質量實時指數更一度「亮紅燈」,指數超過200,當局發出「不應該」戶外活動建議。 另外, 氣象局預測, 今(23)日路邊監測站、高密度住宅區監測站、一般性監測站的空氣質量指數均介乎130至160之間,屬不良水平,呼籲患有呼吸系統毛病及心臟病人士應減少消耗體力,及避免戶外活動。
行政長官崔世安感染流感,在家隔離休息五日後已痊癒,昨(22)日銷假上班視事。政府發言人辦公室昨日發出新聞稿稱,經醫生確認,行政長官接受治療和休息後,已基本痊癒,毋須繼續在家隔離,昨(22)日已結束休假,如常上班工作。 行政長官誠摯感謝社會各界對其身體健康予以關心和慰問,同時也呼籲廣大居民遵守衛生局的健康指引,採取預防感染流感的措施。
去年底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北京述職期間罕有地預告短期將為樓巿「加辣」,至今澳門街對「加辣」的聲音周街都是,甚至有傳今個禮拜或月底會推「辣招」。無奈澳門人多地又少,加上基本上人人都是地產經紀,居住及賺錢均與樓巿息息相關,到底能否買到樓、到底層樓價格會否受影響等問題,驅使每個人都想快一點知道如果「加辣」會是怎樣的。 鄰埠香港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地區,樓價對入息比率由2016年的18.1倍進一步惡化至19.4倍,數字是歷來最高,即是香港人不吃不喝19.4年才能買得起一個住宅單位。而本澳亦相信好不了多少,相信隨便在街上問任何一個年輕人,十個有七、八個都可能是活生生的「買唔起樓」個案。 有地產業者認為,再「加辣」可避免樓價大上大落,有利樓市持續健康發展。一路以來的「辣招」著力點主要在透過增設特別印花稅、限制非首置樓宇按揭等需求管理層面上,但單靠需求管理措施成效有限,業界指出縱使再有「加辣」措施預料半年就會被巿場消化,明年如無意外,經濟環境續改善,甚至預料今年下半年樓價升5%。 而是次政府預告「加辣」或影響調控部置的成效,並會令巿民得到「加辣是因為樓價升勢加快」的訊息,動機雖然好,但實際幫助不大。將來倘若「加辣」乃是再次收緊按揭成數,相信想要「上車」的年輕人及自住準買家必定難上加難。如果政府從房屋空置稅或累進稅等方面著手,力度不足則作用有限,太勁卻會影響本澳的營商環境,實在「兩面不討好」。故希望政府施以長遠房屋規劃及短期措施並行政策,「加辣」措施必須經過綜合深入研究會否影響澳門經濟和業界生計才實行。 事實上,想更有效地解決本澳住屋問題,在供應面著手應是最好,透過同時增加公屋、私樓供應,減低供不應求及炒賣現象。昨日政府宣布皇庭海景傍興建遊艇會的剩餘用地3.8萬平方米會歸還特區政府,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向傳媒表示,已計劃用作興建公屋,預計合共有 2,000個單位。雖然未知何時可以動工,但至少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一件實際的事情。
政府將毗鄰蓮花海濱大馬路及東亞運大馬路一幅面積十萬零7,573平方米土地以租賃方式批給國際遊艇會(澳門)娛樂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用以興建包括54,121平方米遊艇會在內的商住及酒店項目,但政府要收回當中約38,000平方米土地,運輸工務司司
本澳上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11.08,通脹率按年上升2.04%,為去年各個月份中最高升幅,同時亦是2016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去年全年通脹率則為1.23%,較2016年的2.37%進一步下降。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上月的按年升幅主要由外出用膳費用和男女裝鞋售價上升,以及公共泊車咪錶收費、門診費用和學費調升所帶動。各大類價格指數中,醫療、教育和家居設備及用品大類按年分別上升4.38%、4.25%及3.77%,通訊大類則下跌5.40%。 上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上升0.51%。冬季成衣應市,帶動衣履的價格指數錄得3.25%的升幅;旅行團收費及家傭工資上調,令康樂及文化和家居設備及用品的價格指數分別上升1.82%及1.22%。另一方面,酒精飲品售價下調,致使煙酒的價格指數按月下跌0.94%。 全年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為109.56,較2016年上升1.23%;外出用膳收費、學費、男女裝鞋售價及門診費用上調,合共推高全年通脹率0.92%。按大類劃分,指數升幅較大的為教育(+6.32%)、醫療(+4.42%)及交通(+3.75%),通訊和住屋及燃料的價格指數則分別下跌4.68%及0.79%。全年的甲類(109.66)及乙類(108.73)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分別上升1.20%及1.43%。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物價變化對本澳整體住戶的影響。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約50%住戶,其每月平均開支在10,000至29,999澳門元之間;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約30%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30,000至54,999澳門元之間。
輕軌澳門段是否興建一直未有定案,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何蔣祺早前在立法會會議回應議員口頭質詢時,首次透露政府短期內會考慮開展輕軌東線研究,由關閘經過新城A區連接氹仔北安碼頭,東線或更會緊接於石排灣線後興建。
本月接連發生兩宗嚴重交通意外,造成一死一重傷,當局有何措施規管駕駛者及制定懲罰措施,再一次令當局正視問題。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日探討本澳交通安全問題,有論者提出中港台、西方國家行之經年的扣分制,是否適用於本澳。贊成者認為,扣分制以漸進方式提醒駕駛者,若不改善駕駛態度,會佷快失去駕駛資格,這對大部分駕駛者來講,都有震懾作用;反對者則認為,實施強制性改善駕駛課程,會更有效用。 但原來根據本澳法規,例如兩年內再犯斑馬線不讓人,會被停牌,懲罰可算嚴厲;然而,昨日現場所見,大部分觀眾都贊成引入扣分制,認為對駕駛者多一重制約,始終有益無害,特別是重型車輛。代表治安警察局出席的嘉賓稱,當局計劃修訂《道路交通法》時,有關部門會聆聽不同意見,進行最後定案。
扣分制是否適用澳門?交通業界、坊會等有不同意見,最切身利益的駕駛者,又有何看法? 駕駛電單車的郭先生稱,本澳引入扣分制,相信會改善大部分駕駛者的駕駛態度,不過,他指出,以目前本澳道路配套設備不足,要是硬推政策,苦的可能是駕駛者。他又指,駕駛者始終是開著一台「危險」的機器在馬路上行走,所以駕駛者有需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他最後稱,無論引入扣分制或強制進修駕駛技術,兩樣都可行。 另一名有開車習慣的方先生認為,扣分制會較強制進修有用,扣得分多便要強制上課,再不改善就「釘牌」,這樣才具阻嚇力。對於本澳人多車多,斑馬線更多的現況,方先生亦了解政府在改善道路安全方面有很大困難,但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解決難題。
由健康城市委員會、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合辦的「步出健康」健步活動於昨(21)日早上9時在松山市政公園舉行首場健步活動,主題為「預防肥胖」,吸引逾600名市民參與,活動冀帶動市民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