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昨日表示,每年6至10月份,本澳天氣炎熱,又是居民外遊熱門季節,是本澳登革熱流行的高危險期,衛生局一直密切留意世界各地特別是鄰近地區情況,自本月14日香港發現登革熱本地感染疫情以來,衛生局一直和香港衛生署保持密切聯繫,就疫情趨勢、防控方法及基因序列比對等實驗室檢測技術作出密切交流。衛生局並會連同各政府部門和民間團體採取各種措施,以降低本澳發生登革熱的風險。 衛生局稱,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布的資料,香港今年至前天(19日)累積的16例本地感染登革熱病例中,13例均曾在潛伏期期間到過獅子山公園或其附近,另外三例則未曾在潛伏期期間到過獅子山公園或其附近;當局已採取多項防控措施,包括加強滅蚊及呼籲出現疑似症狀而曾在有關地區逗留的人士聯絡衛生防護中心跟進。 另根據廣東省衛生部門公布的資料,廣東省廣州多個區和佛山、中山、陽江、湛江等地陸續有本地病例發生,其中廣州巿疫情較嚴重;台灣地區方面,根據當地衛生部門公布的資料,不但南部的高雄有本地感染病例,北部的新北巿亦有感染病例。 衛生局表示,雖然本澳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一例本地感染病例,且經採取措施後,兩個月以來都沒有後續病例,但現時本澳天氣炎熱且多雨,澳門居民熱門旅遊地東南亞、南亞均是登革熱常年高度流行區,而目前廣東、香港和台灣地區均出現登革熱本地傳播疫情,因本澳正處於登革熱等蚊媒傳播疾病季節,衛生局再次呼籲居民,注意環境衛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特區政府公報》昨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根據第8/2014號法律《預防和控制環境噪音》第五條第四款規定,批准「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聯檢大樓及連接通道」工程,每日可延長施工時間由早上8時至晚上10時,以確保「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聯檢大樓及連接通道」項目各相關工程項目按期完成,按計劃向澳門居民提供服務。
海事及水務局及澳門自來水公司昨(20)日在青洲水廠向傳媒介紹供水領域的防災工作及有關設備運作。海事局指,政府要求澳門自來水公司加強水廠的防災抗災能力,確保各產水設施在災害發生時仍能維持運作;政府亦在積極推進完善內地和本澳各項供水系統設施的工作,包括推進內地「第四條對澳供水管道」和「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建設等。 海事局水務技術處處長李一濤(圓圖)受訪時稱, 去年「天鴿」風災後, 已積極推進建設「第四條供水管道」,其中內地段接近完成, 澳門段則完成40%,平崗— 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亦完成30%, 預計相關工程明年會完工; 另外,海事局確定在小潭山建設高位水池, 今年內開展可行性研究,預料明年完成研究;未來亦將在澳門和路環的山體尋找合適地點建設更多高位水池。 自來水公司高級供水營運經理李志土時稱,自來水公司加強防災措施,包括在青洲水廠及大水塘水廠的泵房、機電房等地方安裝十多道水密門等,提高防水閘的高度至最高兩米多,防止再出現「天鴿」風災時水浸機房情況。 同時,水公司亦增購六個臨時流動供水箱,每個可持續供水一個多小時,以應付每區停水時居民需求;除此之外,亦增加接駁到青洲水廠電纜,確保在突發情況下仍能保障水廠供電等。
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早前跟進輕軌預算,近日公布《報告書》。《報告書》引述政府表述,有關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未來將設三個股東,除政府任大股東(佔96%)外,引入「工商業發展基金」(佔3%)及「科技發展基金」(佔1%)做公司股東;《報告書》又引述政府代表指,未來輕軌票價初步訂價將略為接近或略高於巴士票價,避免因發展尚未成熟而影響乘車人數。 委員會曾提出為何選擇「工商業發展基金」及「科技發展基金」作股東時,政府代表指,主要是須符合《商法典》有關公司成立的規定,即成立公司需要至少三個股東,選擇該兩個基金是考慮到其與輕軌公司業務有關連性。 政府又向委員會表示,輕軌的具體營運服務外判港鐵公司跟進,其提供氹仔線通車前測試及啟用系統、組成運營團隊和開展職前培訓,以及負責首五年營運,維修保養列車、信號系統及基建設施,《合同》為提供服務性質的《合同》,為期80個月,判給金額為58.8億元。 另外,委員會亦關注將來輕軌的票價如何釐定,政府代表稱,考慮到輕軌在澳門的發展尚未成熟,票價過高或影響乘車人數減少,故初步訂價略為接近或略高於巴士票價,短期內亦計劃展開輕軌車資補貼的研究工作。
澳門水客除了走私鮮肉外,亦有走私寵物貓狗入境,不少本地寵物店參與其中,走私聲稱是名種狗或純種狗來澳,因當中利潤高昂,不少人鋌而走險,例如一隻「日本國寶」柴犬,在港澳市場售價最少12,000 澳門幣,但在珠海寵物店只需800 元人民幣,只要多付100 元人民幣,寵物店就能安排偷運過澳門出售,利潤之高可以想見。 但消費者買到的是否真正純種或名種狗隻,難有保證,加之偷運肯定需避開進口檢疫程序,買到的犬隻若感染病毒,例如瘋狗症,之後很難在一般的寵物店檢驗出來,屆時很可能會傳染給其他犬隻甚至與其親近的人。
2017年8月23日,澳門遭受50年一遇的強颱風直襲,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市民,無不驚訝於風災為澳門帶來的嚴重破壞,十條寶貴性命、逾120億元經濟損失的代價,讓人們體認到澳門並非「無風無雨」的幸福小城,憤怒、驚恐、擔憂、無助的情緒一下子渲染開來,所幸社會各界上下一心,用修復、檢討、重建、齊心凝聚在一起。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天鴿」一詞始終未被遺忘,我們在其中究竟學到了甚麼?政府推出怎樣的措施?市民又是如何重整心情再出發呢?《力報》今起將一連四日推出「天鴿颱風一周年」系列報道,回顧與展望災後的澳門。
危險品儲存倉由2016年初研究至今,結果仍是出了漏子,兩個臨時選址都引起附近居民強烈不滿。昨日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探討臨時危險品儲存倉選址,現場觀眾繼續向政府發炮,指當局諮詢不足、罔顧鄰近居民安全,漠視7,000多名居民的反對聲音,有建議向內地租借土地建設。 有化學工程師指出,危險品儲存倉內存放不同種類的化學物品,距離民居200米是否足夠安全,實在很難判斷。至於氹仔填海新城E1區是否可以成為危險品永久儲存倉 庫,工務局表示,盡量爭取在下個月、或兩個月內出台有關規劃方案。
亞運會在印尼雅加達盛大開幕,讓全球的目光聚焦在這個城市身上。這是一個人口近千萬的首都城市,也是種族、宗教紛雜的城市,更是一個基建落後、人口超載的城市。雅加達的水患問題相較澳門有過之無不及,陸地沉降的速度是全球沿海地區平均值的數十倍,印尼萬隆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於亞運前夕公布一份報告,依照目前的速度,預計到2050年,雅加達北部95%的土地將被海水淹沒,總統佐科維多多已經慎重考慮遷都的可能性。 雅加達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城市,根據美國海洋大氣廳(NOAA)的統計,去年全球海平面同比上升0.31厘米,但據萬隆理工大學的統計,雅加達地表沉降的速度,是每年下沉25厘米,而雅加達平均海拔高度只有7.92米,陸沉的危機近在眼前。 這樣的危機當然不只是氣候變遷造成,人為因素更是將雅加達推向險境的推手。地層下陷的最大問題,是都市計劃不夠完善,自來水系統只能供應三分一的雅加達民眾使用,另外三分二則仰賴抽取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或日常用水。在雅加達,不管是民生用水還是工業用水,大企業或小老百姓,都能自己抽取地下水使用。今年5月,雅加達市政府曾經抽查市中心主要幹道上的80幢建築,這些摩天大樓、商場與酒店中,有56幢有自己的地下水泵,其中33幢涉及非法抽取地下水,這還是在市中心區。 對於地層下陷的問題,印尼政府不是看不見,也不是沒有努力,但提出的計劃不是過於好大喜功,就是有些不切實際,印尼政府曾經在荷蘭協助下,推出400億美金的骸計劃,要在雅加達沿岸填海造陸,透過離岸堤壩阻止海洋對陸地的侵蝕,並打造一個大型人造潟湖提供水資源。這項計劃被視為是印尼版的「迪拜棕櫚島」,至於可不可行?何時完成?沒人知道。 另一項計劃, 是雅加達首長Baswedan提出,他要在地面上挖數個直徑十厘米、深約一米的洞,讓地面下的土壤能夠吸收更多水份。外界批評,雖然表層土壤可以吸收水份,但民眾抽取的地下水深達數百米,做法無疑是緣木求魚。雅加達的危機,其實只有一個辦法能解決,而這個辦法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停止抽取地下水,但政府提供不了除了地下水外的供水方案,也阻止不了民眾使用地下水。印尼的河川本應為印尼人提供大量的水資源,但上游工廠長期排放污染物,令雅加達13條河川充滿惡臭與毒物,而官員收受賄賂對工廠監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雅加達則是百姓皆知的事情。因此雅加達陸沉,究竟是上天不眷顧?還是自身種下的惡果呢?官員懶政、貪腐,導致一系列問題惡性循環,這難道不是每個政府都要遇到的問題?每一場天災,有多少成分是天的責任?雅加達的沉淪,足堪借鑑。
社工局防治問題賭博處處長胡綺梅昨日受訪時表示,世界盃期間收到11宗涉賭波的賭博失調求助,佔今年上半年求助數字約一成,較去年同期輕微上升。當中,求助者多為30至39歲人士,求助年齡有年輕化趨勢,賭博金額為平均每月10,000元至50,000元,屬中度至重度賭博失調,她認為數字值得關注。被問到賭波求助個案上升是否與世界盃有關,她稱要待第三季評估數據再作分析。 胡綺梅稱,賭博失調人士中央登記系統自2011年設立,至今收到1,075宗賭博失調個案,嚴重個案由之前六成下跌至三成,但強調數字只反映主動求助個案,隱藏個案仍然較多。 她又表示,近年較多人選擇電話熱線或網上方式求助,自2014年當局委託聖公會開設24小時戒賭服務熱線後,主動求助人數上升,至今收到逾5,000宗熱線求助個案,另有逾4,000宗網上輔導個案。當局希望增加宣傳多媒體求助途徑,降低門檻以鼓勵賭博失調人士主動求助。
教育暨青年局副局長梁慧琪早前接受葡文傳媒訪問,報道指教青局會轉介同性戀學生做醫學檢查,引發網上熱議。她於上周六(18日)出席活動時主動向媒體澄清,並指相關葡文報章標題及內文存在誤解,事後感到驚訝,因並非當時要表達的言論內容,相信是溝通及翻譯有誤解,已經發送電郵至相關報社,澄清相關內容。 她表示,自己從未講過同性戀是病,當局品德與公民教育教材也強調學生要尊重不同人士的性取向。過往工作中,遇到學生對性別有困惑或遭遇家人及朋友的不理解時,若學生需要特別幫助,例如需臨床心理學家深層次輔導,當局可以幫助轉介尋求專業人士服務,而非診斷,更不是強制性轉介,若需轉介也會絕對保密。她又強調至今教青局以及輔導機構都未做出任何相關轉介,也沒有學生需要尋求進一步服務。 至於葡文報道中有提到梁慧琪曾指「男人不喜歡你的未來妻子在結婚前有性關係」,她回應指,當時是引用幾個研究數據,提醒學生做出相關行為前要「停一停、諗一諗」。早前言論主要針對學校實施性教育方面,不是對整個社會性觀念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