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頻繁氣候變化啟示錄

澳門連續兩年受到超強颱風吹襲,要發出十號風球,引起社會對自然災害的關注, 有氣象專家指, 因全球暖化影響,強颱風的出現更為頻密。我們都知道,海溫升高與全球暖化關係密不可分,令人反思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 近日世界各地的颱風一個接一個, 先有日本受到颱風「飛燕」吹襲,狂風暴雨令陸空交通嚴重受影響,是25年來吹襲日本最強的颱風; 大西洋颶風「佛羅倫斯」直撲美國東南部,造成嚴重淹水,目前已知造成至少五人死亡; 同一時間,太平洋超強颱風「山竹」侵襲東南亞及華南多地,其中在菲律賓已至少50人死亡,這是全球範圍內近年來遇見的最強力颱風。 有氣象專家指, 太平洋和大西洋同時出現超級風暴比較罕見,更有報道指整個北半球同時有九個大大小小的熱帶風暴出現,情況極為罕有; 專家認為,氣候愈暖,颱風就會愈強,而人類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生活模式,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海洋溫度亦因而受到影響。 全球暖化導致海洋平均溫度升了一度,不少澳門人或許不會關心一個小小的數字,亦未必會探究這個數字如何影響澳門未來。但仔細想想,自去年「天鴿」一役後,不少澳門人聞「風」色變,將來澳門有機會受到更強颱風的影響,今次「山竹」就是一個警示。要保護地球,除了要政府環保政策的支持與推動外,個人的環保意識亦非常重要。 澳門人是時候真正用「行動」關心並回應氣候變化,不要再因為快餐店不提供一支飲管而大發雷霆,亦不要因為貪方便而不使用環保袋,我們若能多一點關心、多一點行動保護地球,或能降低極端天氣、強颱風發生的機率。

20/09/2018
33295

官民齊心可應對任何災害

超強颱風「山竹」挾雷霆萬鈞之勢吹襲澳門,在政府各部門及在市民齊心協力配合下,全力以赴做好防災工作,將颱風引致的破壞減至最低,風球除下後馬上開展復原工作,風後次日社會秩序基本恢復,居民重過正常生活。總結今次經驗,天災難避,官民齊心,有預案部署防災抗災,加强居民防災意識,配合當局措施,可以應對任何災害。 「山竹」強度、中心風力及半徑範圍,與去年「天鴿」強颱風有過之而無不及,十號風球一共懸掛了九小時,是半個世紀以來最長,但所造成的破壞,遠遠低於「天鴿」,雖有40人受傷,大部分都是輕傷,未造成人命損失,意外事故僅是零散強風吹塌高空物品等,主要原因是政府與民間預防工作到位,資訊透明度高,加強民間配合預防工作,達至事半功倍。 去年8.23「天鴿」風災造成嚴重破壞及重大傷亡,政府吸取教訓,擬定一系列措施應對颱風及風暴潮造成水浸情況,並進行多次低窪地區疏散演練,政府跨部門做足準備,由宣傳、預警、部署和動員, 安排妥當, 協調有序, 在今次強颱風「山竹」吹襲,實踐證明「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能有效保障居於低窪地區居民安全,當紅色風暴潮警告發出後,即啟動「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16個避險中心同時開放,保安部隊人員協助有需要人士有序撤離。資訊發放方面,在今次颱風吹襲,當局資訊透明度高,氣象部門加強颱風宣傳,滾動式發布預警訊息,定時發布颱風動向,提醒居民和旅客提前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天鴿風災後,特區政府改革民防架構,由29個部門組成民防行動中心,過去一年長期準備和宣傳教育,社會各界和市民的民防意識大幅度增強,支持和積極配合政府民防應急工作,提前做好各項應對準備事項; 在「山竹」颱風中能全力應對,卓有成效,特區政府各範疇、民防行動中心及民防架構成員,在全澳巿民團結協作、守望相助、全力及有效應對今次颱風,將傷亡和損失情況減至最低。 去年天鴿颱風過後,滿地垃圾及倒塌樹木,阻礙交通,今次風災後當局安排有序,八號風球卸下,保安部隊人員寅夜出動迅速有序開展清障行動,令交通回復正常,風災後次日,社會秩序及市民生活已基本回復正常。

19/09/2018
2406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