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管理專業協會昨(15)日舉辦周年管理研討會,以「特色金融:財富管理和融資租賃」為主題,邀請粵港澳三地金融行家及相關專家,剖析特色金融的創新性及可操作性,深入探討本澳特色金融的現況與發展趨勢。演講嘉賓之一、澳門銀行公會主席、中銀澳門副行長葉兆佳建議完善法律配套,強化人才政策,積極「招商引資」,發揮澳門優勢將市場輻射至葡語國家與東南亞地區,令更多外地金融機構進駐澳門。 澳門管理專業協會理事長劉永誠致辭時表示,澳門是全球最開放的貿易經濟體之一,特區政府近年正透過完善金融法律法規,積極推動本地特色金融發展。本澳除了實施自由港制度,具有簡單低稅、無外匯管制及資金進出自由等特點外,亦具備行業穩健規範、擁有跨國金融服務,並且擔任人民幣一級清算行等優勢。他相信研討會能為本地金融業帶來啟發性思維,掌握先機,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走出去 引進來澳門銀行公會主席、中銀澳門副行長葉兆佳則指出,澳門有發展特色金融的條件,也有其局限。其中,澳門的經濟規模、制度優勢、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及中葡平台優勢,都為澳門發展特色金融提供空間,但目前本澳相關法律配套不足,信託、基金與債券的規管法律也不足,而本澳市場狹小,面對65萬本地居民,難以支撑區域財富管理平台。他認為應先完善法律配套,並由政府牽頭,整合各界資源及加強宣傳,包括推出人才政策,金融機構積極「招商引資」,配合民間及從業人員共同努力,將市場輻射至葡語國家及具華僑優勢的東南亞地區,發揮優勢吸引外地金融機構入駐澳門。 另一演講嘉賓、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孟建波建議本澳銀行應該對博彩業、酒店業和旅遊業發展給予支持,同時也要推動企業跟隨國企「走出去」。
昨日清晨6 時許,雀仔園科高街一間開業60 多年的食肆二樓突然起火,大火迅速吞沒整層樓,火舌不時由窗口竄出,附近30 多位居民需要疏散,場面怵目驚心。消防接報到場後迅速控制火勢,至上午7 時許將火撲熄,所幸事件中沒有傷者。消防初步判斷是二樓有電源故障導致起火,但確實起火原因仍有待調查。該食肆東主表示,店鋪曾在五年前裝修,但很少檢查電線設備,至於店鋪損失還需要估算。
澳門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打擊人口販運,但隨著犯罪模式轉變,個案數量減少或許未能反映實際情況。由善牧中心舉行的「2018打擊人口販賣系列活動」昨(15)日正式舉行,善牧中心主任狄素珊期望透過活動令更多市民認識及關注人口販賣問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亦建議設立機制,輔導人口販運案件中的受害者重返正途,避免再度落入人販子手中。 狄素珊指出,過去除了有外國籍中國內地女子被人口販子拐騙到澳門外,亦曾出現有兩名本地女子被拐騙至外地賣淫的個案,雖然近年該中心接收到的個案數量減少,但她相信人口販運的犯罪模式正在轉變,可能更難被外界發現。例如人販子可能會尋求方法延長被拐少女的留澳時間,部分被拐騙少女更因不願返家而拒絕與警方合作,令有關犯罪隱藏在黑暗之中。 狄素珊認為,與其直將她們送回原居地,政府更應該設立機制,引導受害人在獲救後如何重拾正常生活,否則受害人恐再度落入人販子手中。 受害個案九成來自內地善牧中心社工陳敏欣指出,經社工局轉介,該中心於過去七年共為49名女受害人提供庇護服務,當中九成來自內地,她們多數人因被迫提供性服務或遭受勞工剝削而尋求協助。 社工局代副局長鄧玉華表示,當局於過去十年總共接收135名與販賣人口犯罪相關的受害者(均為女性),為她們提供住宿及輔導等服務,並協助其返回原居地。相關援助服務的投放預算為每年約澳門幣180多萬元。
澳門性犯罪案件近期有上升趨勢,上周二(9日),司警拘捕一名社團興趣班的78歲男導師,他涉嫌性侵犯兩名年幼女學童,事件引發社會對性侵問題的討論。有關注組表示,澳門今年已有八宗涉及未成年的性犯罪個案,認為現有法律阻嚇力度不足,將促請政府加重性犯罪的刑罰,推動性騷擾等犯罪行為列為公罪。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前(14)日表示考慮立法規管青少年酗酒。有社服機構團體對此表示,不少酗酒人士都是在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酒精,有必要及早預防,鄰近地區對青少年接觸酒精已有一定法例規管,反觀澳門一直沒有相關法例,酒精類飲品青年輕而易舉就可以購買得到,呼籲社會關注相關問題。 愈早接觸酒精 愈容易成癮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昨(15)日受訪時表示,有研究指出,青少年愈早接觸酒精,未來成癮的機會愈高。過往接觸不少酗酒個案,未成年就已經有飲酒習慣,甚至是「醉住咁上來」見輔導人員。另外,青年人年少氣盛,飲酒後容易與人發生口角或打鬥。他建議政府可參考鄰近地區,禁止任何商店或食店向未滿18歲人士售賣酒精,避免青少年太容易接觸得到。 劉展瑞稱,他所屬的團體今年收到幾十宗有關酗酒的諮詢,主要是酗酒者的親屬諮詢。他稱,酗酒者一般都是處於「懵懂期」,意識不到飲酒有問題。 而事實上依賴酒精除了對健康造成傷害,對家庭關係也有負面影響,甚至造成家暴等問題。加上一旦身體對酒精有依賴,麻木去戒酒會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必須等身體慢慢適應,故酗酒有必要在成癮前及早預防,應在青少年時期灌輸相關認知。 香港現有法例訂明,酒吧、餐廳等領有酒牌的場所,不准18歲以下人士飲用令人醺醉的酒類。更修例在今年11月底起,任何人不准以零售、郵購或網購形式向未成年者售酒。法例內「令人醺醉的酒類」定義,是含乙醇多於1.2%並適合或擬作為飲品飲用的酒類 。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網站欄目《安全與您》昨(15)日刊登文章指出,由於電話監聽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調查取證方法之一,本就屬於嚴格的訴訟行為,自然屬於司法保密的範圍。 由此可見在本澳法律制度中,已有一套既定規則規範刑事偵查階段的保密性,在現行刑事訴訟制度下,刑事警察機關或負責調查的機關同樣需遵守司法保密的義務,無權將受司法保密約束的訴訟行為及文件內容公開,其中包括與電話監聽有關的資料。但根據《刑事典》規定,如認為對澄清事實真相屬適宜者,主持有關訴訟階段的司法當局可決定許可發出證明,讓人知悉有關行為及文件的內容。 雖然如此,本澳政府包括保安當局對於將來是否公開有關資料及是否設立部門負責統計及公開通訊截取相關資料持開放態度,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理性討論。惟須注意的是,即使社會普遍支持公開有關資料或設立有關部門,根據澳門現行法律制度,公開資料不能違反司法保密的原則,也不能侵犯司法當局的法定權限,新制度或規範的設立絕不能盲目,不能動搖及損害本澳現行的司法制度。
由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主辧,聯同阿根延、巴西、哥倫比亞、古巴、墨西哥、秘魯等十個拉美國家合辦的「2018拉丁美洲文化節」,於昨(15)日下午假澳門旅遊塔揭幕,活動將舉行至下月30日。 主辧方表示,「拉丁美洲文化節」已是第六年舉辧,旨在一步在澳門推廣拉美文化,加深本地居民和遊客對拉丁美洲的認識。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理事長魏美昌致辭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拉丁美洲國家參與活動的同時,活動內容還可以延伸到旅遊、商務等其他領域。 今年舉行的九個主要活動中,除一向深受歡迎「拉丁美洲美食嘉年華」,讓大眾領略秘魯、阿根廷和墨西哥的美食之外,還新增「澳門咖啡及茶品文化節之品味拉美」環節,介紹上述拉美國家出產的咖啡豆、沖泡咖啡技巧,以及阿根延著名的「瑪黛茶」;還會舉辧「拉丁美洲酒品味節」,讓參加者品嚐拉丁語系國家的美酒。 此外, 今年圖片展主題為「異同共賞——拉美人士、傳統服裝」,將展示拉美國家的不同的服飾與文化的獨特魅力。而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及有興趣的機構對拉美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此次文化節將於澳門大學、旅遊學院及澳門科技大學舉行拉美文化系列講座。屆時由多位拉美國家駐澳門的總領事將作為主講人,與聽眾直接互動。
由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在10月帶來系列精彩活動,其中將展出三位藝術家作品展覽,其中展覽之一有「澳門藝術家作品展覽——馬偉達《北—南》」於昨(15)天下午6時30分在駐澳葡萄牙領事官邸舉行開幕儀式。 中葡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徐迎真致辭時表示,澳門是歷史悠久的東西方文化交匯點,同時也是聯繫中國和葡萄牙語國家人民獨一無二的橋樑,冀通過藝術展覽等文化周系列活動,加深中國、葡語國家和澳門的文化交流 。 藝術家馬偉達為澳門土生土長的畫家和平面設計師,曾多次參與澳門本地和外地舉辦的展覽和文化活動,其藝術作品的文化價值獲澳門特區政府高度評價。是次作品展帶來馬偉達近期多幅藝術作品,不單展示澳門文化和精神的創作力,也體現了中國與葡語國家文化交流的魅力。是次作品展覽展期至下月8日,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1時至下午5 時 。 (林嘉欣攝)
一名相信是來澳旅遊女子,連日在本澳多處街頭裸露身體拍照,並放上互聯網,在網上流傳。治安警察局昨(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治安警展開調查,透過天眼系統作追蹤,已掌握相關人士身份資料,相信為一名女遊客,正追尋其下落。治安警呼籲,無論市民或旅客,在公眾地方應注意自身所作出的行為,避免對他人造成滋擾,行為人亦有可能負上相關法律責任。根據《刑法典》,在公眾地方暴露性器官,可能觸犯「暴露行為罪」,一經定罪,可處最高一年徒刑或科最高120 日罰金。
傳統上10月份多股災,港股本月11日就「爆」了一次,當日一度挫逾千點,最終跌停927點收場。雖然近日大巿有反彈,但港股衰鴻遍野已成事實,巿場亦普遍預料短期大巿繼續有大波動。而在熊市市況下,投資者多有撈底博反彈的投機心態,但偏偏此時此刻低吸風險一點也不低,應以「現金為王」的策略,並應調整心態,有「捨得離場,盡量保留實力」的心理準備,先自保求生才能從中獲益。 面對大市跌勢已成,投資者在熊市傳統的略策是盡量持現金,俗語有話「現金為王」。在熊市時,基本上所有板塊的走勢都向下,連較強抗跌力的收息及公用股亦要回調,所以持現金等同保留實力。這與基金經理投資組合必須投資股票不同,他們需要「換馬」公用、高息股,博取組合跑贏大市恒指,而散戶可以大部分以至全部資金轉為持有現金,等待明確見底反彈訊號再入市。 不過「講就容易,做就難」,散戶在熊市中的心態調整,嚴守紀律,切忌「手多多」做錯決定,才是治本。皆因不少散戶會於股份或大市急挫後,入市博反彈,惟熊市反彈通常一閃即逝,散戶一般難以捕捉;而熊市的走勢是一浪低於一浪,反彈過後卻是再持續下滑,屆時「手多」的散戶隨時須要長期「遙望家鄉」或慘蝕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