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石油氣安全隱患問題一直存在,今年7月,黑沙環百利新邨一間地鋪食肆發生石油氣爆炸,造成一死六傷,事件敲響社會對燃料安全的警鐘,民署及消防部門事發後亦表示會加強巡查本澳的食肆設備。然而,事隔三個月,本澳日前再有食肆發生石油氣爆炸事件,造成四人受傷。這不禁令人思考,是業界欠缺自覺維修保養石油氣的意識,還是澳門針對食店存放燃氣的法律不夠嚴格呢? 據資料顯示,自2011 年7月國際中心食肆發生爆炸事件後,民署與消防局訂定聯合巡查機制,針對全澳食肆展開消防安全巡查,並嚴格執行只可存放四罐石油氣的規定。曾有工程師指出,石油氣是非常安全的氣體燃料,只要僱用專業人士進行安裝及做定期檢查,基本上發生意外機率很少。而日前內港食肆懷疑因氣體洩漏引致的爆炸事件,當局發現店鋪內石油氣罐數量未有超標,即意味問題出於不當使用燃氣。 自百利新邨事件後,消防局已建議食肆加裝石油氣探測器,以防石油氣罐一旦漏氣,探測器可以檢測得出,避免爆炸發生。但有關措施寸步未進,原因是目前消防條例所限,若要強制食肆安裝石油氣探測器,當局必須修法。 每次發生意外,當局都表示會「加強巡查」,又會提醒業界注意場所內相關設施使用安全,然而意外卻一再發生,修改落後的法例變得刻不容緩。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內港事故中,雖然店鋪內石油氣罐數量未有超標,但店舖申請牌照時聲明「場所及廚房內所有設備及爐具全部均使用電力」,實際上卻是使用燃氣爐具。另一邊廂,近日「巨記麵家」被指在未獲批准下更改經營條件,涉及防火安全及衛生等問題,遭民署勒令暫汀業,事件在社會上鬧得熱哄哄。 違規使用燃料爐具或許可能是個別事件,五十一年的老麵店無奈結業亦非常可惜,無論甚麼原因也好,若有任何行為對公眾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確實不得不採取措施,如何將食肆安全監管落到實處,除了行政當局需下功夫外,業界亦需自律自覺,將意外發生機率減至最低。
針對今次《修改〈經屋法〉》草案內容,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家良表示,他對相關放寬條例予以認同,不過對部分收緊規定感到不解,包括將經屋申請人年齡下限由18歲改為25歲,認為有關規定不利部分有需要申請經屋的年輕人。 陳家良表示,政府可能考慮到一般年輕人至大學畢業後有數年工作經驗,即可負擔經屋,而有關規定可讓市民明確自己是需要申請經屋抑或購買私樓。然而他指出部分青年可能自中學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他們可能亦有申請經屋的需要,因此有關問題值得商榷;建議政府允許年輕的申請人可提供有一定年期的工作證明。 另外,對於政府修改規定,將經屋申請人在提交申請之前不可擁有房產的期間由五年延長至十年。陳家良擔心部分申請人可能是原先擁有物業,但因為經濟條件轉差於是售出;一旦如此,想申請經屋又要等十年,亦不知經屋申請幾時再開隊。 而對於法案將現行制度改為評分制,陳家良認為,無論制度如何改,但核心問題仍是經屋供應量不足。陳家良強調,只要一日無足夠供應量,如何分配最終都淪為「得個講字」。 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亦提出相關觀點,強調政府不單要評分,評分後亦要設輪候制,既讓政府更科學統計經屋需求量,亦可形成推動政府加快建設公屋的壓力。
行政長官將於11月15日在立法會發表《2019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在會見專家學者及社會團體聽取他們對明年度政府施政意見及建議時,行政長官一再重申,各項惠民政策明年維持實施,反映政府一直以來對基層市民關顧有加。弱勢社群向來是特區政府優先扶助對象,殘疾人士作為社會一個弱勢群體,是一個特殊群體;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高度重視殘疾人士權益,為殘疾人士提供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教育、醫療及就業服務等一系列康復服務政策及措施。
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副教授鄞益奮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堅持「以民為本」施政方針,高度重視改善民生福利、與市民共同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不斷提升各項民生福利水平,澳門各種福利措施較鄰近地區好,甚至比很多歐洲國家要好,現金分享計劃是一大亮點,能讓市民確切分享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亦是關顧基層的惠民措施。鄞益奮稱,政府近年施政取態目的是普惠民生,重視民生福利,他舉例,2015年澳門經濟出現調整,政府寧願「自己慳一點」,都要做到民生福利不能減。
政府今年繼續實施稅費減免措施包括: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度收益豁免額維持為60萬元;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 酒樓、餐廳免納旅遊稅;扣減澳門居民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豁免表演、展覽娛樂項目入場券及觀眾票的印花稅;未擁有不動產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購買居住用途的不動產,可獲豁免首300萬元不動產轉移印花稅等。澳門城市大學助理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表示,隨著近年本澳經濟發展迅速,樓價和生活成本不斷增加,減稅、退稅以及提高免稅額等措施,可助中等收入人士幫補家計和紓緩生活壓力。但他指出,稅制仍須不斷優化機制,令相關部門更全面掌握納稅人資訊。 葉桂平同時認為,醫療券電子化實現「錢跟病走」,令本澳醫療效率提升,紓緩公立醫療機構壓力,讓市民可前往私人醫療機構診病,有助私人醫療機構的發展,醫療券電子化市民使用更方便及能節省行政費用。
為期兩日「2018年(第十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昨(31)日圓滿結束,來自廣州、香港、澳門及成都的四地青年,透過技能競賽進行互相交流及技能切磋。主辦方昨日下午邀請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出席,與百多學生青年展開真情對話,梁司寄言同學要懂得求變,適應社會變化,且要釋放自己,發揮個人所長。 梁維特表示,現時社會不斷變化,每個產業的運作模式都不斷在轉變中,因此他勉勵現場青年人要懂得「變」,除了要提升在各自領域的專業能力外,更要提升適應「變」的能力;此外他還建議年輕人要「放」,懂得把自己釋放,包括在思想及能力方面,並可透過各式各樣的技能競賽,從而增加與不同人的接觸機會,把自身的潛能發揮得更好。 會上不少青年踴躍發言,有青年關心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時有關專業人士的證照互認問題。梁維特稱,大灣區跨境就業證照互認是大原則、大方向,但基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因此逐步統一證照考試及考核標準將是未來發展的大原則及大方向。他又稱,年輕人不應將眼光只放在自身生活的地方,更應放眼未來大灣區,甚至是全世界。 「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是職業教育及培訓界兩年一度盛事,雲集廣州、香港、澳門、成都青年精英,競賽由澳門特區勞工事務局主辦、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香港特區職業訓練局、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前、昨兩天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行。
為推動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家長能在家依照治療師的建議為子女進行訓練,協助子女順利學習及健康成長,教青局繼早前在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設立「家長資源閣」後,現在位於氹仔的湖畔綜合活動中心增設「家長資源閣」,方便居住在離島區的家長善用有關設施,並已於本周一(29日)開始對外開放。 「家長資源閣」提供圖卡及教具借用服務,包括與讀寫、社交及情緒表達相關的約十類供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使用的訓練教具,亦為家長及學生提供舒適的活動空間,增加供家長有互相學習和支持的地方,以便親子互動交流,並可供相關團體借用舉辦與特殊教育相關的講座及工作坊。 「家長資源閣」位於氹仔美副將馬路湖畔大廈A區2樓C,服務時間逢星期一至日下午1時至4時,家長如欲了解詳情,可致電該中心查詢,電話:2850 0218。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昨日表示,2019年內地高校招收澳門保送生於今天(11月1日)至12月5日接受中學推薦,並繼續實施「徵集志願計劃」,符合資格的本澳應屆高中畢業生可透過所屬中學推薦參加保送。 為了讓更多優秀的本澳應屆高中畢業生前往內地升讀高等院校,一方面,教育部持續增加內地保送高校數量,2019年共有88所內地高校招收澳門保送生,名額維持1,110名,並原則上對澳門學生開放所有專業;另一方面,繼續實施「徵集志願計劃」,凡參加首輪「保送生考試」但未獲錄取的學生均可自願在網上報名參加「徵集志願計劃」,向尚有餘額的高小取保送機會。每所中學可推薦應屆高中畢業生總人數40%,中學可於上述指定期限內透過網上系統直接推薦學生參加保送。凡持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品學兼優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可透過所屬中學推薦參加保送。
港珠澳大橋通車剛一周,目前惟一連接澳門口岸管理區人工島與澳門半島的行車通道,只有東方明珠友誼圓形地接駁橋一途,有市民關注東方明珠交通壓力隨大橋通車後俱增,冀當局盡快著手交通紓緩方案。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0月31)日邀請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物流與運輸學會會長高冠鵬探討相關問題。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日(10月31日)繼續細則性審議《司法組織綱要法》,會議主要討論法案中有關法官兼任、代任、派駐, 安排等制度。三常會主席黃顯輝(上圖)會後向傳媒引述政府代表意見,認為相關制度有助增加司法官員工作的效率。至於法案新增加關於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官或檢察官的特別刑事管轄權,委員會之後再討論。 法案建議,根據「派駐」安排,第一審法官可以被法官委員會派駐到上一級的法庭工作。有三常會議員質疑既然法官可以透過「兼任」制度做更多的工作,並獲得適當的報酬,為何需要另設「派駐」制度,質疑「派駐」制度有「試工」作用;亦有議員關注「安排」制度會否審視被派駐法官的資歷條件。政府代表稱今日(1日)繼續回應委員會提問。 被問及三常會預計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司法組織綱要法》法案的細則性討論,編製意見書交立法會全體大會。黃顯輝表示,由於法案較為複 雜,涉及法院和檢察院的組織和人事安排制度,預計討論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