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澳簽《消費維權合作協議》

完善兩地消費糾紛處理機制

澳門與廣州兩地消委會日前在廣州市簽署《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澳門特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消費維權合作協議》,並舉行工作會議,就完善兩地消費糾紛異地處理機制、逐步實現兩地跨域調解與仲裁,加強資訊共享等各方面的合作,範圍包括加強穗、澳兩地投訴個案受理與轉介、消費教育、商品比較試驗、培訓交流、法律研究、共享資訊、跨域調解與仲裁,以及由澳門消委會協助轉辦廣州市消委會與葡萄牙消費者組織之間的投訴個案等各個方面。 《協議》由澳門消委會執委會主席黃翰寧與廣州市消委會副主任張開仕代表兩會簽署,澳門消委會表示,在推動灣區內城市群簽署《粵港澳大灣區消費維權合作備忘錄》後,消委會逐步與灣區內廣東省九個城市的消費者組織簽署維權合作協議,透過更靈活協作方式,加快與鞏固灣區消費維權工作縱橫面的發展,更好地服務灣區內的消費者,增加居民異地消費的信心,對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及澳門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具有一定助力,目前,消委會積極與灣區內各消費者組織保持與加深各方面的合作,自《備忘錄》簽定後,消委會已先後與廣州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門市、香港及橫琴新區消費者組織簽署跨域調解及仲裁服務計劃,爭取今年內與灣區內更多消費者組織簽署有關合作計劃,進一步加強灣區居民互動消費的信心與保障。

21/02/2019
8304

泊位短缺 鐵騎「見縫插針」

電單車泊位「一位難求」,不少駕駛者「見縫插針」,甚至移動泊在合法位內電單車再橫泊在前或後面,或雙排泊在一泊車位,令原本合法泊在車位內電單車超出白線,因違規出界被檢控,情況近期日趨嚴重,守法市民極表不滿,要求執法當局嚴格檢控違泊人士,整治違泊歪風,還守法市民公道。 為應對市民反映電單車泊車區內泊車秩序混亂,車輛停泊方向不一影響其他道路使用者通行,交通事務局在現有「許可電單車泊車」的交通標誌再增設式樣12a 的「輔助標誌」,藉以加強引導電單車駕駛者應遵守的泊車方式,理順泊車秩序。 在電單車泊車區內增設輔助標誌,是否能解決泊車區內泊車秩序混亂情況,有待觀察,但意見都認為導致電單車駕駛者在泊車區「見縫插針」泊車,並非故意不遵守泊車方式,而是因泊車位短缺。目前澳門有超過12萬輛電單車,但合法泊車位只有約六萬個,兩者相差達一倍,即有近半數電單車要被迫違泊。在過去一年,交通事務局以擴闊行車道或行人道為由,或在維修道路後,刪除路邊合法泊位,數以百計泊車位被刪除,令合法泊車位更形短缺。 最近一年,電單車「見縫插針」亂停泊情況加劇,不但泊滿道路兩側,在馬路邊歪歪斜斜停泊,亦有因泊車區車位泊滿但仍強行把電單車塞進狹窄罅縫,因此車尾凸出馬路,影響其他經過車輛,出現安全隱患,「一位兩泊」情況更屢見不鮮,甚至有人移動泊車區合法泊位內電單車,打橫泊在其前或後面,因此近日有居民反映電單車橫泊在合法位內,令其直泊電單車超出泊車位白線,違規出界被票控,無辜被罰款。 近年當局不斷削減路邊車位,新口岸、青洲、筷子基、祐漢等區域在政府公屋項目落成、新路開通、路面擴闊及興建休憩區等,街邊車位陸續遭刪減,在居民對車位需求殷切,尤其是電單車泊位,引來不少怨氣和反彈。 澳門車多路少又窄,塞車是常態,公共交通服務未達至市民需求,電單車是基層市民主要代步工具,泊車問題困擾電單車族十多年,問題日益嚴峻,路邊合法泊車位買少見少,卻又沒有相應配套安排,在「電單車泊車區」再增設式樣12a 「輔助標誌」只能治標,增加泊車位才能治本。

20/02/2019
25232

大學教職員及學生

先後涉醉駕被控

先後有大學教職員及大學生涉醉駕被警方拘捕及作出起訴,被初級法院判處緩刑及暫時禁止駕駛。 治安警昨(19)日透露,一名姓張40多歲本地大學教職員,上周六(16日)晚上9時許在醉駕情況下在路氹蓮花海濱大馬路失控撞向石壆。治安警交通廳警員到場處理時發現張某滿身酒氣,經檢驗發現他體內血液酒精含量為2.57克每升。他向警方承認醉駕指控,表示無需反證,並承認當晚較早時間與友人在氹仔一間餐廳聚餐,過程中曾飲用含有酒精飲品,晚餐結束後仍罔顧安全醉酒駕車,獨自駕車返回住所,在行經上址時懷疑因不勝酒力而鏟上石壆導致交通意外,被初級法院判處其五個月徒刑,暫緩執行一年,同時禁止駕駛18 個月。 此外,一名年約20歲本澳劉姓大學生同樣涉嫌醉駕被警方起訴。本月17日早上7時許,警員在賈伯樂提督街附近執勤時,發現一架私家車形跡可疑,上前查問時發現駕駛者劉某除身上有酒氣外,亦未能出示駕駛執照。劉某承認同日清晨較早時間與友人在馬德里街一間商店內購買和飲用酒精飲品。警方同時揭發他去年因超速被罰禁止駕駛。由於停牌期間繼續違規駕駛,涉案大學生劉某被初級法院判處六個月徒刑,緩刑兩年及禁止駕駛一年。 (互聯網圖片)

20/02/2019
2284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