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紅包背後的消費商機

內地農曆新年期間手機「搶紅包」已成常態,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延續。經過幾年演變後,手機派紅包及移動支付正成為大灣區居民日常使用頻率頗高的支付工具,其背後所勾勒的客戶支付行為特徵,也成為反映經濟運行的一面鏡子。 內地幾大移動支付企業已公布了參與人群的地區特點和消費支付的結構特點,不同支付工具的使用情況表現出一個共同特徵:三四線城市成為移動支付及消費的重要力量。根據騰訊的數據顯示,內地農歷新年期間消費總額居前十位的城市中,宿遷和東莞位列其中。移動支付的客戶向三四線城市下沉,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在慢慢釋放。 從支付機構的數據還可以看到一些新變化,不但消費的人群在變,電子支付消費者結構也在悄然生變。愈來愈多內地三四線城市的居民更樂於消費花錢。這種消費人群結構的變化和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正是當下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方向。一二線城市曾是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但其消費拉動經濟的作用已不像原來那麼大。如今隨著一些主力三四線城巿旳電商平台「拼多多」、「趣頭條」及「快手」等新模式平台開始崛起,三四線城市接過棒成為消費新生力量。支付寶境外支付數據同樣印證了這一現象:今年農曆新年期間,三四線城市人均境外消費增速超過北上廣,消費潛力不可小視。 目前內地移動支付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頻率愈來愈高,騰訊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騰訊移動支付線下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按年增200%。迅速增長的移動支付工具可能成為激發更多消費需求,助推消費升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更要提升整個社會的數據化水平,吸引人們更多消費。對支付企業來說,全社會數字化水平提升,也為企業拓展了發展空間。 「紅包」背後的消費新潛力、數字經濟背後的增長新動能。《大灣區規劃綱要》上周正式公布,當中綱要提到要推動電子支付系統互聯互通,未來港澳用戶的錢包能在內地消費將成為趨勢。而對於澳門投資者來說,內地移動支付之發達成熟,亦有利於大灣區內進行投資做生意。

26/02/2019
24632

男文員遭「女公關」連環詐

報案追討萬五元「約會費」

一名任職文員男子,透過手機交友程式認識一名自稱陪酒女公關後,對方聲稱只要到便利店購買點數卡便可與其「買鐘」約會。結果事主先後四次被對方以不同藉口詐騙,損失合共15,000澳門元。當騙徒第五次行騙時,事主才如夢初醒,於是到警局報警求助,希望討回被騙金錢。 司警昨日透露,事主30多歲,本澳居民,已循詐騙案方向展開調查,暫時無人被捕。事發在本月21日,事主透過手機交友軟件認識一名女子,聊天後對方自稱是一名陪酒公關,其後在上星期六(23日)對事主稱由於不想應另一名客人要求外出,希望事主到便利店購買1,800元點數卡,只要將相關資料發送到其公司,便可與其「買鐘」約會外出。事主信以為真,立即照辦。不到一小時後,再有一名自稱是「經理」男子來電,指買鐘錢遠遠不夠,與事主討價還價後要求再收取5,500元,事主其後再到便利店購買騙徒指定金額的點數卡。 事主付出7,300元後仍無法一睹陪酒女公關芳容,於是在翌日(24日)要求退款。騙徒將計就計,約會事主到水坑尾一便利店交收。事主到場後,收到對方電話稱只能開出一萬元支票退款,要求事主再存入餘下2,700元尾數。事主見對方講到「似層層」,第三度上當。騙徒見事主輕易就範,再假扮「公司財務」來電,指由於只能退回一張15,000元提款卡,因此要求事主再多存入5,000元,事主第四度上當。同日傍晚6時許,再有自稱「公司負責人」騙徒來電,指公司遇到警察查牌,要求事主再匯款,企圖進行第五次詐騙。 事主此時終於覺醒,發現事件有可疑,懷疑被騙下報警求助,希望借助警力追討回合共15,000騙款,並表示要追究對方刑責。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

26/02/2019
1074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