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四面八方水域不時有偷渡客進入,但駕駛舢舨來澳偷鑿航道內防波堤依附的蠔殼則並不常見,前晚有三艘舢舨公然進入高速客船航道並阻礙高速客船進出,囂跋態度令人側目。 海事及水務局接獲通報後,馬上聯同海關採取行動,當場拘捕三艘涉事舢舨的數名男子。 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指,前晚(26日)接到高速客船通報,指行駛至外港航道入口附近時,有數艘可疑舢舨違規進入高速船專用的外港航道,高速客船需要慢速和繞道避開舢舨,嚴重影響客船的航行安全。 為打擊上述違規行為,海事局與海關於昨晚採取聯合行動,對外港航道進行巡查,期間發現有三艘舢舨違規進入外港航道,舢舨上的人士涉嫌在航道內落網捕魚和爬上防波堤鑿蠔。局方已向上述人士作出檢控。 根據澳門的海事管理法例,為保障航行安全,禁止在航道及其周邊水域捕魚或放置捕魚設施,違法者可被科處最高15,000澳門元的罰款。 如果因捕魚或放置捕魚設施而造成海上事故,除加倍罰款外,違法者尚須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以及倘有的刑事責任。局方將繼續與海關嚴厲打擊海上的違規行為,保障海事安
「2019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昨(28)日上午假威尼斯人會展廳開幕。代理行政長官陳海帆致辭時表示, 一個月前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發展定位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台」的基礎上,增加了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為澳門今後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踏入2019 年來, 本澳連續發生數宗奪命交通意外,當中更有肇事內地司機涉嫌過職工作,令社會對於交通安全、尤其是外地人士在本澳駕駛的安全問題討論日增。政府當局就修訂道路交通法進行的公開諮詢今日(29日)截止,其主要方向包括加強打擊影響交通安全行為,例如毒駕、醉駕和超速駕駛等,以及探討引入扣分制的可行性。然而有意見指出,當局固然應在行政執法及道路設施方面作出改善,但同時亦不能忽視培養駕駛者及行人的交通意識,後者或更能「標本兼治」。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本澳2018 年全年共錄得13,764 宗交通意外,死傷者共4,390 名,其中有10人死亡。按照此數據計算,小小的澳門去年平均每日都會發生大約38宗交通意外。相比之下,根據香港警務處網頁資料,香港2018 年交通意外總數為15,935 宗,死亡人數為135 人。 而根據深圳交警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 年1月1日至12月21日,深圳全市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683 起、造成277 人死亡。 如果單看重傷或死亡數字,澳門比這兩個城市少得多,但即使因為統計方法不同而拋開深圳不談,澳門總體交通事故數字已經逼近了面積、人口、車輛數量都多得多的香港。當然,這種比較或許不夠科學準確,但從感官上看,值得澳門人深思: 為何小城交通意外無日無之? 縱觀內地遊客來澳遊覽後的感想,有不少人都會表示「澳門司機好有禮貌」; 另一方面,不少澳門人一談到內地司機,就不免認為他們「不守規矩亂咁嚟」,而這種簡單的刻板印象並不能反映事實全部。誠然,以往內地交通狀況令人不敢恭維,但隨著政府當局嚴厲執法、安裝各種監控設備、大力宣傳教育,起碼在大城市內交通狀況已經顯著改善。 反觀澳門, 由於道路狹窄、人多車多, 加上多數路段並沒有裝設監控設備,導致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規則,在澳門仿佛是可以隨意違反的戲言: 行駛時越過白色實線、從左邊超車、變線不打燈、甚至違規掉頭等。可能這一部分駕駛者覺得「貪方便」、「一次半次無所謂」,但正是一次次的僥倖心理,最終可能導致難以承擔的結果。 藉住本次修法,政府除了完善處罰機制,更應在宣傳教育以及駕駛學習的源頭下功夫,希望杜絕馬路上的輕率和疏忽, 讓民眾樹立「馬路如虎口」的危機意識,事關生命安全、再嚴謹亦不為過。
政府當局計劃就膠袋徵費立法。昨(28)日出席澳門國際環保論壇的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受訪時表示,膠袋徵費在香港至今已實施十年,成效明顯。他指,在2005年,每年有超過80億個塑膠購物袋被棄置在堆填區,但實施法規後,近年每年大約僅有40億個塑膠袋被棄置,減幅明顯,惟依總量計算人均量仍大,故今年將會再檢視香港現行法規是否有改善空間,包括徵費水平等。 黃錦星指,十年前市民的社會意識沒有現時那麼強,但相信近年全球,包括香港、澳門,市民對減少即棄塑膠的意識「係高咗好多」。他又建議,澳門這方面應配合多點公眾教育,可令政策更容易「水到渠成」。
為慶祝今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特區政府建議發行以回歸祖國為主題的20 元鈔票,以增加喜慶氛圍。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昨日表示,20 周年鈔票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予市民登記,方式參照以往的生肖鈔,每位澳門居民可兌換兩家發鈔銀行發行的各五張。 行政會完成討論《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的澳門元貳拾圓紙幣》行政法規草案。 許可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大西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的面額為澳門元20 元的新紙幣,每間發行銀行的發行限額為500 萬張。 鈔票正面以「盛世蓮花」雕塑為主景,雕塑旁矗立發鈔銀行的大樓,體現發鈔銀行與澳門特區共同成長,輔景為澳門海岸的全景;鈔票背面以「港珠澳大橋」的「中國結」塔橋為主景,象徵澳門特區與中國內地經濟文化的溝通,輔景採用澳門歷史城區建築物組成,展現澳門特區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文化魅力。草案建議自公布翌日起生效。
港珠澳大橋通車至今,效益尚未顯現,許多爭議已經浮現。香港與澳門雖同樣有上橋配額,但澳門為香港申請一次性配額的車輛提供停車場,香港方面卻沒 有,澳門車輛也不能一次性申請上橋,這樣不同的待遇,引發批評的聲音。 立法會昨(28)日下午舉行口頭質詢會議,議員麥瑞權代市民詢問,澳門市民現在連上港珠澳大橋同泊車的機會都沒有,如何能方便澳門市民融入大灣區?政府有沒有為市民「走出去」權益著想?一連串問題問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無言以對,無奈笑言「我任期差唔多完,我覺得你應該做司長,我爭取唔到嘅嘢由你爭取」。
議員陳虹昨日就氹仔客運碼頭使用率偏低作出口頭質詢,指氹仔客運碼頭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造價達38億元,每日最多可以處理40萬旅客,然而受港珠澳大橋開通的影響,氹仔客運碼頭營運至今出入境旅客人次相對較少,令人有「大材小用」之感。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指,氹仔碼頭「很大,大家都知」,當時設計是希望停泊大型船隻,但相關公司已經倒閉。 故現時惟有爭取更多配套遷往氹仔碼頭。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直接令氹仔碼頭旅客下降25%,然而氹仔碼頭能連通深圳等只可乘船前往的目的地,深圳航線的旅客量亦有上升14%,故日後會增加前往東莞等大灣區的航點,目前海上遊都有使用該碼頭。 此外,民航局局長陳穎雄透露,有意結合機場與氹仔碼頭的設施發展,期望先在中間架設快速通道,旅客在不需出境的情況下可到達兩邊禁區。待機場候機樓擴建後,更有專道步行至氹仔碼頭,目前正待中央審批,批准後到投入使用約需三至四年時間。
議員高開賢、何潤生及黃潔貞昨日就本澳旅遊承載力問題提出口頭質詢,列出數據指出,去年全澳出入境總人次共1.79億,較2017年增加5.9%,連續第六年錄得增幅,且今年新春黃金周旅客量按年增兩成六,為本澳的旅遊承載力感到憂心。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對議員的看法表示認同,指根據2017年《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結果,澳門最佳接待能力為每日11萬人,2017年有21日超出這個數字。但他認為隨著輕軌及新城填海區等基建逐步落成,更多元的旅遊產品出台,相信能提升本澳的旅遊承載力。此外,他亦對徵收「旅客稅」持開放態度,旅遊局會研究有關情況。而對於高開賢建議將新馬路在周末及節假日等時段規劃為步行街,譚俊榮亦表示認同,指旅遊局正在研究中。
衛生局今年迄今收到麻疹病例累積至26例,包括十宗輸入和16宗「輸入相關」病例,因應近日本澳及鄰近地區陸續出現麻疹感染個案,為減低麻疹傳播風險,海事及水務局加強各海上口岸衛生管理,包括要求碼頭管理公司、清潔公司、保安等人員做好應對工作,加強碼頭清潔衛生,並提高警覺主動留意出入境人士身體狀況,與船公司互相合作實施應對措施,確保口岸清潔和衛生情況。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昨(28)日亦表示,政府高度關注麻疹感染傳播,已就防控麻疹在本澳的感染傳播作出部署。
廉署在《2018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中披露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有一成多人員之間存在親屬關係,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昨(28)日表示,不論是政府公共部門,又或是如同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的公營機構,社會都希望其招聘及晉升程序能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制度下進行,他期望有關機構吸取廉政公署工作報告的勸喻和建議,完善人員招聘及晉升制度,持續改善相關工作。 梁維特昨日上午出席「2019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開幕典禮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於去年11月收到廉署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勸喻及意見後,他已要求生產力中心須完善招聘和晉升制度,吸納廉署報告的意見作出改善,特別是要在人員通則中加入迴避制度。 梁維特又指出,生產力中心會盡快提交檢討報告,當中會檢視過去在招聘和晉升過程有否就利益衝突作出迴避,中心同時亦要向負責管理的理事會作出清晰交代。 梁維特強調,生產力中心雖不屬政府部門,但需要大量政府資源投入以維持其運作,因此,即使中心有其內部通則,亦應與政府部門一樣,在人員招聘和晉升方面必須依循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