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公報》昨天(8 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核准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簡稱「政發局」)的標誌,由蓮花,書有「至善為公」中葡文字的綬帶,以及澳門「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及「DSEPDR 」(政發局葡文簡稱)弧形文字及圓圈組成。標誌的顏色採用代表生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澳門綠」。 政發局稱,政發局標誌總體設計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的特點相呼應。標誌上的蓮花圖案主體由兩片蓮蓬和九片蓮花瓣組成,象徵大灣區中的兩個特區和九個城市,寓意澳門通過區域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國家定位、更加繁榮昌盛。 因政發局是直接受行政長官領導,為行政長官決策、政府施政、特區建設發展等提供理論、決策研究和各種諮詢支持的公共部門,故必須具有不同於一般政府職能部門的政治思想和職業倫理要求。「勤謹精誠、至善為公」既是對團隊全體人員的要求,也是政發局這個機構應該具有的思想或精神境界。綬帶上的「至善為公」,宣示政發局的基本政治理念和職業倫理。 圖案中心的白色蓮花,寓意作為行政長官直接領導下的工作團隊廉潔奉公、嚴格要求自身的品質。「至善」是表達一種理念、格局、擔當和工作目標。政發局的工作性質要求團隊成員必須勤勉嚴謹、精益求精,竭誠盡職、恪守規則,以最大的努力,爭取最佳的工作成效。「為公」是將奉公為民作為一切工作和服務的宗旨,要求所有團隊成員要具有公僕精神,以服務社會、市民和大眾利益為根本宗旨。 政發局由一名局長領導、兩名副局長輔助,下設三廳六處,包括政策研究廳,下設政治法律處及經濟民生處;區域發展廳,下設協調發展處及交流合作處;綜合支援廳,下設行政財政處及宣傳推廣處。政發局人員編制為120 人。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8)日繼續討論《網絡安全法》法案,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及司警局局長薛仲明列席會議。一常會主席何潤生稱,政府調整條文後提交新文本,一常會已與政府達成共識,並正著手編製意見書。 何潤生引述新文本稱,網絡安全事故預警及應急中心的條文中,透過司法警察局「實時『監察』關鍵基礎設施營運者網絡與互聯網之間以機器語言方式傳輸的電腦數據資料的流量及特徵」,由「監察」一詞改為「檢視」,且不得收集電腦數據資料或以任何方式對該等資料解碼。何潤生稱,一常會認同政府的調整,認為相關修改「畀到我地安心」,釋除大眾對言論及通訊自由的疑慮。 另外,政府提交的最新文本清晰列明網絡安全體系各架構成員的組成,其中網絡安全委員會新增條文規定成員由行政長官領導,成員包括政府各司長、具權限直接處理網絡安全事宜的公共實體最高負責人,以及相關組織法規中規定須參與的實體。 關於《網絡安全法》法案有關電話卡實名制方面,何潤生稱,根據資料顯示,現時已發出140萬張預付卡,法案建議,在法律生效前購買的預付卡,網絡經營者需要在法律生效後120天過渡期限內,透過電子或實體店補充登記用戶的身分資料,否則有關預付卡會停止運作。
由勞工事務局、澳門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及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合辦的「2019卓越職安健企業嘉年華」,將於本月14日假祐漢街市公園舉行。今年活動口號為「各行重視職安健,歡樂滿屋同實現」,適逢每年的4月28日為「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主辦單位冀藉此配合勞工事務局的宣傳工作及系列活動,向大眾宣揚職安健的重要訊息。 主辦單位昨(8)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活動詳情。澳門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會長高志良表示,今年活動以建築、酒店及飲食業的職安健為主題,期待建築業界可多加利用勞工事務局編製的《建築工地工作安全指引》手冊,也希望酒店和飲食業界能積極參加勞工事務局的「酒店及飲食業職安卡」訓練課程,讓有關從業員能學習日常工作所需的職安健知識,加強保障自己的工作安全與健康。 嘉年華當日節目豐富,包括全場人士做職安健伸展操、攤位遊戲、歌唱、魔術表演及有獎問答遊戲等,活動時間從下午2時30分開始至下午5時30分結束。
「氹仔坊眾恭祝北帝寶誕廟會籌委會」本月6日起至明天(10日)(農曆三月初二至初六)一連五天假氹仔地堡街北帝廟前地舉行賀誕活動。籌委會希望藉由舉辦是次活動,加強社區凝聚力,更為區內增添旅遊吸引力;亦希望保留澳門廟會特色並傳承傳統文化。 前天(7日)是「北帝寶誕」正日,籌委會當日特地邀請政府官員及社會賢達出席主持慶典儀式,一眾嘉賓為慶典主持剪綵、進香祈福、金豬酬神儀式、更為龍獅主持點睛、簪花掛紅等儀式。北帝誕的賀誕慶祝活動多年來一直保留著傳統神功戲的習俗,今年邀請了高州市粵劇團擔綱演出。慶典壓軸活動是於農曆三月初六(明天)假氹仔北帝廟前地舉辦「恭祝北帝寳誕聯歡聚餐」,讓區內街坊善信聚首一堂、共沐神恩。
上月1 日一宗致命交通意外,一名22 歲女大學生死亡,揭發有司機懷疑「過職」工作,令社會高度關注,加上「過職」、「過界」司機若非涉及人命意外,一般均以行政違法處理,令坊間質疑當局的處理手法。 工聯及轄下多個行業工會今(9 日)起一連兩周在本澳各區發起簽名行動,收集市民簽名及意見,冀推動政府重視非法工作問題,並修法加重罰則,遏止非法工作。
今年清明節內地有三天「小長假」,大批旅客來澳旅遊購物,三天假期間來澳旅客較去年同期上升23.6%。 治安警昨(8)日公布本月5至7日清明節期間的出入境統計,三天的入境數字累計91萬430 人次,出境88 萬9,674人次。其中,來澳旅客42萬5,258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3.6%。 其中,經關閘口岸入境旅客有66萬3,521人次,出境旅客有63萬6,746人次;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成為第二大出入境口岸,清明節期間入境旅客有70萬435人次,出境旅客有71萬904人次。其次是外港碼頭,入境旅客有50萬178 人次,出境則有55 萬332 人次。 關閘出入境事務站於上周六(6日)更錄得創紀錄46.7萬出入境人次,刷新今年3月16日的46.2 萬人次紀錄。
「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CCPR)第51屆年會」昨(8日)起一連六日於澳門召開。邀請來自不同國際及成員組織約300名代表參與會議,與會專家先後就特定食品或一組食品訂定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就國際間進行貿易的動物飼料訂定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食品及飼料農藥殘留安全性有關的事項等進行討論,共安排17項議題及33種農藥在動植物產品中360多項最大殘留限量草案進行審議。 會議開幕式由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主席喬雄梧主持,並由國家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及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擔任主禮嘉賓。梁維特致辭時表示,澳門作為一個國際旅遊城市,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工作。 在《食品安全法》基礎下,制定食品中的獸藥殘留、放射性核素、食品添加劑等多項安全標準,同時設有專責部門執行食品事故監察維護資料數據庫和進行食品抽檢計劃。梁維特續稱,特區已與國家相關部門、泛珠三角區域及葡萄牙簽署一系列食品安全合作協議,透過訊息通報,提升食品安全的監管和應變能力。 為了協調和統一殘留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負責制訂農藥殘留國際標準,而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均會依照國際的農藥殘留標準,部分發達國家則執行自己的本國標準,而中國的的農藥殘留標準,盡可能與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接軌,例如:農藥馬拉硫磷,中國的柑橘、蘋果、菜豆中的標準為2mg/kg;在糙米中則為1mg/kg;蘿蔔中為0.5mg/kg。 有研究表明,農藥可能會導致兒童慢性健康併發症,包括神經發育或行為問題,出生缺陷、哮喘和癌症;孕婦若接觸殺蟲劑,或會危及胎兒。但根據澳門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就暫未制訂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標準。 是次會議是繼2017年在澳門舉行「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會議以來,再次於本澳舉行食品法典委員會的相關會議。未來市政署亦將會繼續透過不同平台吸取國際及區域食安資訊,持續提升本澳的技術,因應發展適時更新各項食安標準,強化本澳的食品安全維護水準。
被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澳門,目前正面對旅遊承載力「爆錶」的窘境!究竟如何在旅客量與城市容納量之間取得平衡,正是本澳現今急切要解決的問題,向旅客徵收入境旅遊稅,是否一個出路? 根據旅遊學院2017年《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結果,澳門最佳接待能力為每日11萬人,但前天(周六)單日出入境人次已逾45萬人次!然而,在昨日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中發言的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稱,兩年前的數字已不合事宜,又指承載量指標不應與旅客量及城市人口量作比較,但當局正積極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作為研究調查中的重要依據。 至於開徵入境旅遊稅,各方意見不一,但新徵稅項是否能解決旅遊承載力這根本問題,卻反而被「金錢」這敏感字眼所蓋過了。
內地一連三日(5至7日)的清明節小長假昨日結束,大批內地旅客趁假期訪澳,治安警察局表示,關閘出入境事務站於上周六(6日)錄得出入境人次達46.7萬人次,刷新今年3月16日的紀錄。 治安警公布,在上周五及周六兩日,各口岸錄得超過124萬人次出入境,當中關閘口岸於在上周六錄得單日出入境人次新紀錄,有 46.7萬人次。 昨日(7日)是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為訪澳旅客離境高峰期,截止昨日至下午9時,各口岸共錄得逾48.3萬人次出入境,其中經關閘口岸出入境人次逾34.6萬;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則錄得逾3.6萬人次。 另外,因應公眾於清明節前往掃墓,治安警於清明節期間在多處道路實施臨時交通安排,並加派警力於各個祭祀場所一帶道路疏導交通。
文化局將4月7日定為「澳門文化傳播日」,首屆活動昨(7)日在塔石廣場舉行,希望藉此加強市民對文化傳播理念的重視,形成文化傳播氛圍,實現「人人領航,燃點文化之光」。首屆文化傳播日開幕儀式昨日上午11時舉行,現場還舉行25位文化傳播大使代言人計劃學員宣誓及開學禮,25位學員經過不同課堂的學習,化作一粒粒種子,將傳統中華文化及澳門文化開枝散葉。此外,活動現場還設有不同主題攤位及精彩演出,吸引大批市民遊客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