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新的士法》的《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將於下(6)月3日起生效,法例規定的士須安裝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錄音及錄影設備。交通事務局運輸管理處代處長何振濤昨(8)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後表示,相關補充行政法規草案已完成,正進入立法程序,希望爭取盡快出台。
澳門的士服務一直為社會詬病,亦是本澳旅遊形象的污點,經歷十多年討論的「新的士法」終於在下月3日正式生效。近日,社會再度關注的士安裝全球衛星定位、錄音、錄像系統的問題,原因是新法例即將生效,但全澳1,700 部的士仍未安裝有關設備,屆時該如何執法呢? 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小長假,本澳一如以往迎來大量旅客,「黑的」亦跟隨著假期步伐出動「搵食」。警方公布,本月2日一名「黑的」司機「劏客」不成,將一對內地夫婦由關閘車到黑沙環中街,趁丈夫下車報警期間反鎖車門,將人生路不熟的女乘客送到葡京目的地,令夫婦二人飽食驚風散。同樣的情節已經上演了無數次,相信澳門人不會感到陌生,社會均希望新法盡快出台,整治的士違規現象。 俗稱「新的士法」的《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將於今年6月3日起正式生效,新法作出多項改革,包括將過去的士違規罰款1,000 元大幅調3,000 至30,000 元外,的士司機若在五年內四犯如拒載、揀客、濫收車資、兜路等較嚴重違規行為,司機將被「釘牌」,且要三年後才能重新考牌。 在舉證方面,要求所有的士安裝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錄音及錄影設備。雖然有關技術並非新科技,但近日卻有的士司機反映,新法實施在即,車廂錄音錄像設備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仍然「無影」,憂心一旦司機被投訴,無法佐證清白,對司機極為不公。 根據「新的士法」規定,所有的士須在配套法規生效後18個月內由交通事務局許可的實體安裝錄音錄影等設備。惟有關法規還在立法階段,可否趕及與新法一同生效仍是未知之數,更遑論開展安裝設備工作。翻查資料,本澳過去不少法律出台後才推出補充法規,可見補充法例延後推出或成慣例。然而,法律的補充法規理應在立法時就已完備,若法律生效後仍不推出補充法規,只會令法律無法切實執行。 社會期望新法能整治的士亂象,在未完成安裝錄音錄影等設備時,若發生的士司機與乘客糾紛,應怎樣處理?距離該法生效不到一個月,政府能做的就是加快進度,完成配套法規及招標有關設備安裝
LDG 亞洲總部本月3 日在澳門舉行「世界精準醫療聯合峰會全球首屆會議」,得到傳媒廣泛報道和社會人士關注,但由於日前一間名為「德國LDG(澳門)醫療中心」的澳門公司,被居民舉報涉嫌違反澳門衛生局規定而被當局立卷宗展開調查。 為免公眾有所混淆,該公司昨日發出聲明澄清,該公司於香港成立,公司登記證編號為:68170423-000-09-18-0,英文名稱為GERMAN LDG (ASIA) LIMITED , 中文名稱為「德國國家級生物實驗室(亞洲)有限公司」,由德國集團LDG Medical 合資成立的亞洲總部分公司。 該公司重申,在澳門並沒有設立任何相關公司或任何合作之醫療機構,亦沒有於澳門地區提供任何醫療或相關服務。並重申任何醫療服務都應嚴格按照當地法律設立與經營,以全面確保公眾健康,堅守專業承諾。 如對該公司服務有任何疑問或查詢,歡迎致電香港電話:(852) 3568 7022 與該公司聯絡。
「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昨(8)日上午在政府總部召開2019年第一次會議,各主要官員報告相關範疇提升防災抗災工作進展,委員會主席、行政長官崔世安指示,特區政府全體不要掉以輕心,須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保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去年的良好工作基礎上,繼續落實既有部署,全力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和水平,加强資源投入,配合短中長期措施,構建防災減災長效機制,以平安和諧環境迎接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和澳門回歸20 周年。
為加強與澳門旅遊行業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在澳推廣旗下旅遊產品,國泰航空有限公司與南華(快捷)旅遊社有限公司主辦「澳門旅遊行業交流研討會」,昨(8)日上午假雅詩閣酒店舉行。 通過是次交流研討會,國泰航空希望讓澳門旅遊社及市民了解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其服務與產品可讓澳門市民感受便利,享受精彩旅程。 國泰航空代表稱,國泰航空集團以香港為基地,以約200架飛機的機隊提供定期往來亞洲、北美洲、澳洲、歐洲和非洲等超過200個目的地客運及貨運服務。國泰航空集團旗下包括三家航空公司:國泰航空(飛行網絡涵蓋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國泰港龍航空(國泰航空全資附屬公司,服務網絡遍及亞太地區,包括20多個中國內地城市)、華民航空(全貨運航空公司,提供亞洲區內的航空速遞貨運服務)。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澳門、珠海至香港只需要45分鐘左右;設在香港及珠海口岸的預辦登機服務已啟用,為來往香港國際機場旅客辦理托運行李及領取登機證。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設有兩個巴士轉乘點,每日提供九班巴士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現時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及HK Express四家本地航空公司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客預辦登機服務中心設置櫃檯,澳門口岸亦在2019年提供同類服務。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從澳門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路程約半小時。對澳門市民而言,相當於多了一個世界級機場,可滿足搭飛機旅遊的需求。
議。「電諮會」主席黃國勝會後表示,委員會關注上月22日黑沙環新街金海山花園第14座的公共電力裝置老化,因缺乏維修保養引致短路故障,發生火警和電力設備嚴重損壞,導致大廈停電事故,經討論後希望政府未來可以立法規範業主盡責保養大廈電力裝置。
環境保護局與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民众建澳聯盟、澳門百貨辦館業商會及澳門供應商聯會合作,於本月推出「投光管投燈泡好Easy 」活動, 目前已有超過500 間大廈、超市和商戶參與計劃並設置回收點,鼓勵市民實踐環保回收行為。 回收活動主要收集日常生活常用的燈管,包括光管、慳電膽、LED燈、鎢絲燈、鹵素燈、高強度氣體放電燈以及其他含汞燈,市民更換燈管時,可將作回收的燈管放入包裝套或盒中(例如新燈管的包裝套或盒),再輕輕地放入回收箱內,並蓋好上蓋。 環保局稱,回收的燈管會運送至預處理廠,經分類、拆解、拆除包裝、破碎及磅重後將其存放至鐵桶內,並安排出口至海外有資質的處理廠進行無害化及資源化處理。 另外,為有效利用處理廚餘後產生的有機肥料,提升市民環保意識,環保局購置堆肥設備,將處理廚餘後產生的土壤改良劑進一步發酵製作成有機肥料分裝成小包裝,市民可到環保局(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32號至36號電力公司大樓一樓)免費索取,日後亦會在對外活動中派發給市民使用。
司警偵破首宗於本澳設立「電話詐騙傳輸據點中心」案件,行動中撿獲大量信號傳輸器材,但司警在北區緊靠關閘口岸的兩個「電騙中心」,並無疑犯落網,而只在祐漢附近拘捕一名電騙集團骨幹成員;原來,同一大廈內的兩個「電騙中心」,全是透過互聯網絡遙控操作,並製造詐騙電話不在本澳的假象,司警當時搗破兩個窩點時,大部分器材仍在運作,氣氛詭異! 兩個「電騙中心」闃無一人,但其運作效率相當驚人,由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底的七個多月內,成功電話詐騙2,500萬元人民幣,其中一宗涉及本澳一名女大學生被詐騙360 萬元人民幣! 而司警破案關鍵,主要是透過與珠海市公安局的情報通報機制發生作用,珠海方面去年底發現不少受害人在珠海銀行開設賬戶及轉賬,於是將訊息反饋給司警,雙方聯手偵查,最終一擊即中。
在涉及本澳的八宗電話詐騙中,最驚人是其中一名來澳讀書被騙的18歲女大學生,不知為何她竟相信「內地公安」之言,最終白白將360 萬元人民幣送給騙徒。 事緣去年12月15日,這名來澳就讀大專院校的女學生,其手機收到一個非本地電話號碼的來電,對方自稱是速遞公司職員,直指女學生的郵寄包裹中有多本非法證件,電話之後轉駁至「北京市公安局」。 一名自稱公安的男子指女學生的內地銀行賬戶涉嫌洗黑錢,女學生雖多番解釋,並指從沒有該個銀行賬戶,惟騙徒仍以多種理由恐嚇女學生,最後將電話轉介至其「上級」的一名男科長。 男科長詳細詢問女學生家庭背景,又叮囑她不要將事件透露給外人,否則會以洩漏國家機密的「洩密罪」對其作出起訴。「男科長」之後要求女學生到珠海開設一個銀行賬戶,並「教導」她向其父親訛稱,學校方面需要資金證明。 最終女學生及父親同樣上當,多次轉賬合共360萬元人民幣至騙徒指定賬戶。女學生之後發覺受騙,遂向司警報案求助。
根據保安局資料顯示,2017 年的詐騙案為910宗,去年則為1,195 宗, 升幅達31.3%。 當中的電話詐騙案,2017年有170 宗, 去年則有125 宗, 跌幅為26.4%。經細分,冒充內地政府機關人員的電話詐騙案中,2017年有143宗,去年則為56宗,跌幅為61%,司警表示,這種巨大轉變,相信和警方加大力度宣傳有關。 然而,「猜猜我是誰」這類電話騙案,則由2017年的24宗,大幅升至去年的67宗,顯示此類詐騙的上升,與詐騙集團使用的新手法有關,新手法是騙徒直接說出受害人的姓名,令受害人深信對方與己認識。司警呼籲,市民必須格外警惕和小心提防。 針對「電話詐騙」犯罪,保安局表示,持續並及時向市民通報新出現的詐騙手法,並從多方面防範及打擊,同時加強偵查及打擊行動,又與金融管理局及銀行業界密切溝通,同時與廣東省公安廳建立「案件快速通報及追查機制」,持續執行「緊急止付機制」,開設「防詐騙查詢熱線」,且大力通過社區警務,從多個不同渠道、不同傳播形式進行防騙宣傳。 司警又稱,今年1至3月司警共接獲19宗電話詐騙案,涉及金額為300萬元人民幣。其中兩宗是假「公檢法」,17 宗是「猜猜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