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澳門社會服務界融入大灣區發展,由社會工作局主辦、澳門中聯辦社會工作部協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社會服務交流活動,本澳業界代表於7 月24 至26 日期間,前往大灣區廣州市及佛山市進行考察交流。 社會工作局副局長韓衛擔任交流團團長,成員包括有中聯辦社會工作部處長級助理吳鋒、社工局主管人員、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總監、理監事成員,以及高等院校約共30 人參與。 交流團獲廣東省民政廳和廣州市民政局代表熱情接待,並在座談會上,聽取有關大灣區及廣州市的社會服務情況。雙方亦就恆常工作、服務發展以及關注議題作出深入討論。隨後到廣州市老人院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嶄新的安老院舍服務。此外,交流團亦參觀了佛山市南海福利中心及祖廟街道微服務中心,觀摩有關養老、康復及社區服務機構的發展情況;還與佛山市民政局、市委台港澳辦、佛山市慈善會及南海區社工代表等進行座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一項重大國策,社工局積極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開展相關工作;透過此行有助加深本澳社服界人員對《規劃綱要》的認識,增進灣區各城市相關領域人員的互動和交流,對完善本澳社會服務政策和實務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鑑和參考,亦為未來大灣區社會福利事業的協同合作建立基礎,共同提升居民的生活福祉。
澳門大學四名初創團隊成員獲邀擔任「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商機論壇」主講嘉賓,分享連鎖加盟的融資方式、經驗及創科應用。論壇在內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網上直播,吸引逾41 萬人次觀看,從而使內地投資者進一步了解澳大團隊的品牌理念和連鎖加盟企業服務提升的新思維。 論壇為「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19 」的重點活動,澳大創新創業中心主任顏至宏主持「創科星途」環節,並以「創新驅動發展、創科成就品牌」為題,與澳大四名初創團隊代表,包括: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天藍、起躍創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家文、優創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歐志雄、2048(澳門)有限公司創始人郭芷晴,暢談創新創業策略。澳大代表分享驅動品牌發展的科技創新方式和各自的創業經驗,以及如何以科創驅動品牌發展,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脫穎而出、創立品牌,助力大眾創業加盟。 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澳大多名博士生和研究生組成,依託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公司已落戶橫琴作進一步發展;起躍創科設計有限公司、優創譯科技有限公司和2048(澳門)有限公司現為創新創業中心的入駐孵化團隊。
教育暨青年局、文化局及故宮博物院在北京聯合舉辦「探索古都名城—北京藝術文化學習體驗計劃」,並由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承辦,組織30名來自澳門29間學校的高中學生參與,以加深澳門學生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讓學生體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對中國文化藝術的鑑賞能力。 活動於上月29日至本月4日舉行,學生在走訪故宮活動中,透過參觀三大殿、東六宮、南大庫家具館等,了解館藏背後的故事,認識宮廷的皇家氣象。從「一窗一世界 ─ 故宮裡的窗」體驗活動,學習中國傳統建築中,不同窗欞中的寓意及所代表的等級高低。故宮還安排學生參觀了寶蘊樓等非開放區域及觀看「天子的宮殿」 、「倦勤齋」VR影片,了解全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感受古人的智慧,體驗祖國數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此外,學生還參觀了中國美術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史家胡同及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更有機會與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大學在校學生交流。學生還到了梅蘭芳劇院觀賞川劇《清風亭》,以及走上保留完整歷史風貌的蟠龍山段長城,均是難得的體驗。 「探索古都名城—北京藝術文化學習體驗計劃」讓學生從過去的古都走到今天的名城,從不同角度領略中國濃厚的文化藝術魅力,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更深入的認識。
作為行政長官崔世安2014年競選連任的政綱之一,設立「澳門投資發展基金」原本計劃在今年內立法落實,不過,自上月26日行政會完成有關法案的討論後,社會各界對於動用近600 億元財政儲備設立的澳投基金有眾多不同聲音。 就在有關法案明天(周三)提交立法會前,特區政府昨(5)日傍晚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宣布有關法案需要做更多討論諮詢,因此暫時不會提交立法會討論。意味著「澳門投資發展基金」是否能成立,將交由下屆政府決定。
行政長官崔世安離任在即,並在昨(5)日下午會見傳媒,解釋成立600 億澳投基金公司一事。在會上,崔世安強調,卸任後必定依據有關對離任行政長官的法律法規相關規定行事,他會絕對服從法律,他又重申,在卸任行政長官一職後,將來絕不會參與此公司的任何一個職位,及後一年心裡只想好好休息,陪伴家人。
為加強打擊「偽基站」等電腦犯罪,特區政府計劃修改《打擊電腦犯罪法》,行政會已於今年7月完成討論法律草案並送交立法會。根據原定日程,立法會全體會議將於明(7)日對該法案進行一般性討論及表決,然而政府昨日公布,由於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該段時間內離澳、未能出席立法會,因此政府已致函立法會要求刪除上述法案議程。 特區政府於昨日召開記者會,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會上表示,負責該法案的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於該段時間離澳,未能出席立法會全體會議。政府認為適宜由主責的官員清晰向立法會議員引介法案的立法目的,並作充分的解說,因此致函立法會取消議程。法案原本建議自今年12月22日起生效,以配合《網絡安全法》實施。 近年來本澳「偽基站」情況日漸猖獗,司法警察局局長薛仲明曾表示,2017年司警偵破偽基站案件有七宗,而2018年已上升至19宗,對本澳整體社會、市民和旅客造成嚴重滋擾,認為把「偽基站」獨立成罪具迫切性。行政會於上(7)月23日公布了上述修法草案,建議將「偽基站」定為犯罪,並允許刑事調查部門在司法當局許可下,提取儲存於澳門以外雲端網絡伺服器的數據資料副本,要求疑犯交出電腦密碼,讓警方提取犯罪證據用作刑事訴訟程序,並且無需得到伺服器當地政府批准。
在日前熱帶風暴「韋帕」吹襲期間,本澳懸掛八號風球、公共交通停運,然而「金巴」如常行駛,有旅客因此滯留在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颱風下粵港澳三地交通運作如何協調引起社會熱議。 根據第166/2002號行政長官批示,當本澳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時,陸上和海上公共集體運輸應在隨後的1.5小時內暫停運作。 交通事務局昨晚表示,昨(5)日與港珠澳大橋口岸穿梭巴士公司(俗稱「金巴」)開會,檢視颱風懸掛期間港珠澳穿梭巴士的服務安排。基於有關批示及公眾安全,經討論後,日後「金巴」將會在澳門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後暫停開往澳門,並會在信號懸掛前15分鐘發出前往澳門尾班車。交通事務局呼籲公眾留意。 在昨日進行的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議員提問稱,雖然當局臨時協調加開特別班次巴士,來往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及亞馬喇前地,但亞馬喇前地沒有巴士接載乘客,同樣造成不便。羅立文認為,若在八號風球等危險狀況下就要停運包括「金巴」在內的全部交通運輸工具,市民及旅客亦要盡量避免出行。
政府正修訂《都市建築總章程》,超過五年沒有維修保養大廈的業主將被處罰。《都市建築總章程》修法工作已拖延十年。在昨(5)日舉行的立法會大會上,議員鄭安庭認為政府近年推出各項計劃鼓勵業主保養樓宇,但成效不彰,質詢政府會否立法強制市民驗樓驗窗。多名議員發言認同政府應該立法強制驗樓驗窗。
立法會昨(5)日下午舉行口頭質詢會議,議員施家倫關注輕軌項目,質詢政府現時在港鐵公司已聘請人員當中本地人員比例,以及政府與港鐵合作開展培訓課程的成效。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何蔣祺表示,與港鐵簽定的合同中列明必須優先請本地工人,目前港鐵已聘請570多人,其中四分三為本地人員,接近450人是大學畢業生。其餘是港鐵的有經驗的技術管理層為主。至於可否在營運前解決未能以澳門通入閘的問題?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我無時間,搞唔掂!」羅立文表示,港鐵合同很簡單,對澳門來說輕軌系統是新事物,技術含量較高,正處於學習階段,「判給金額58.8億元是很多錢,但我哋唔識做,所以要人幫我哋做。」至於可否在營運前解決未能以澳門通入閘的問題?羅司指,「我冇時間,搞唔掂!」只可用輕軌卡入閘,或以澳門通等不同付款方式購買入閘代幣。 他又指短期內輕軌津貼的確比巴士更大,因為整個輕軌系統較貴。同時他認為只開氹仔線達不到作用,2023年有可能延伸至媽閣,作用可能好一點。而在輕軌公司成立後,首要進行為石排灣線進行招標。
立法會昨(5)日下午舉行口頭質詢會議,議員梁孫旭促請政府透過明確的統籌機制,切實推動內港擋潮閘工程建設,完善治水防災基礎建設,盡快提升城市防護能力,今年颱風季節已來臨,詢問政府有何短期措施提升應對能力,尤其改善低窪地區水浸和停電問題。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局方在內港防洪排潮上有優化應急方案,研究單位已向局方提交方案。早前已透露內港由航海學校到海港樓及整個沿岸一帶的沙土流失等情況比預期複 雜,加上不同管線、電網等涉及大量工程,現時設計正處於細化階段,未有確實時間表。 工務局副局長劉振滄表示,內港擋潮閘整體防洪排澇規劃研究已完成,並取得國務院批覆。而擋潮閘可行性研究在4月份已交給國內部委,正等候回覆意見,並同步展開了初步設計。 雨水泵站後年完工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麥儉明表示,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四階段工程,現時進度屬可控範圍,其中於巴素打爾古街鋪放新管線預計本月中完成;而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建造箱涵渠的工程難度則較大,需時較長。第四階段於內港25號碼頭建造雨水泵站的工程預計可於年底動工,爭取在2021 年完工。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許志樑表示,現時已完成超過150個低窪地區變壓房和低壓配電設施的改造工作,包括升高設備位置、加裝防水閘和調整環路等,希望可以增加停電後的復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