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內地今年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體重管理”、“國家喊你減肥”瞬即成為全國上下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肥胖是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通過科學方式維持健康體重,不僅有助預防慢性病的發生,還能增強健康意識,防止體重反彈。
2025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會議傳遞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信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進一步堅定了信心。對於澳門的發展,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這一重要指示為澳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日前,澳門協和醫院將多個專科門診服務對象範圍擴展至非澳門居民。作為高度開放的國際城市,外地學生、僱員、遊客數量多,必然會產生醫療服務需求,加上本澳高等教育機構、大型旅遊休閒綜合體多集中在離島區,澳門協和醫院所處位置對相關群體更為便利。有序擴大服務對象範圍至非澳門居民具必要性,可以做到“就近就醫”,也為後續開展國際醫療服務提供經驗與基礎。
澳門作為中華文化根深葉茂的地方,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各地華人將家鄉的土神和信俗帶到澳門,形成歷史悠久、獨特鮮明的土地信俗文化。2017年,特區政府將土地信俗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2021年,國務院將其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雀仔園福德祠被評為澳門文物建築,是一座充滿故事與傳奇的古剎,始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雖歷經風雨洗禮,但仍屹立不倒,成為雀仔園區唯一的土地廟,祠內供奉福德正神、媽祖、財帛星君、玄壇及太歲等神祇,並保存了多個歷年由雀仔園坊眾捐贈的匾額、對聯、香案及香爐等器物,默默守護著這一方水土和百姓的安寧。
行政長官3月10日透過內部批示設立“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下稱“工作組”),並由運輸工務司司長任組長,藉以檢討現有協調機制的運作並作出優化。
澳門作為人口老齡化顯著的地區,居民的退休規劃顯得尤為重要。根據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2024年的調研,澳門準退休居民的「退休準備指數」僅5.45分(滿分10分),顯示居民在退休規劃上仍有明顯不足。
在澳門,若問要最多人供奉的神明,相信非「土地神」莫屬,幾乎所有居民、商號門外都安奉土地神。
沙梨頭土地廟,位於澳門沙梨頭,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背靠土山,前臨淺灣,建築風格古樸莊嚴,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廟內包括醫靈殿、水月宮、觀音巖等多個建築,統稱為「永福古社」。
校園使用電子產品很常見,而青少年透過網絡世界獲取信息和進行社交活動等亦愈趨頻繁,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計劃下學年推出參考指引,明確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或電子設備的時間與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