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將新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安置職責,人社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部有關職責整合,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委員王勇在全國人大一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指出,為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集中統一、職責清晰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王勇指,退役軍人事務部的主要職責包括,擬定退役軍人思想政治、管理保障等工作政策法規並組織實施;負責軍隊轉業幹部、復員幹部、退休幹部、退役士兵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擇業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待遇保障工作;組織開展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優待撫恤等。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表決新一屆全國人大憲法及法律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及委員人選名單,大會以2,937票贊成、15票反對、七票棄權,通過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出任憲法及法律委員會主任,接替退任的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 全國人大11日通過修憲草案後,法委會改名為「憲法及法律委員會」,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稱,這將加強憲法的實施和監督。(互聯網圖片)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日通過十三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國家發改委原主任徐紹史出任十三屆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尹中卿等任副主任委員。 現全國人大財經副主任委員為劉源、張毅、尹中卿、熊群力、謝經榮、烏日圖、劉新華、郭慶平。人大財經委委員包括,王力、王東京、呂薇、朱明春、劉修文、孫寶厚、汪康等。(互聯網圖片)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將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國家衛計委、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資訊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王勇表示,作出上述調整是因為「為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為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加強醫療衛生工作,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提出,將衛生部的職責、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必須高度重視防範金融風險、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的直屬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理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此外,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若此方案在「兩會」上獲得通過,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就將由過去「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的結構變成「一行兩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保監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將聽取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在昨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撰文,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為甚麼改、怎麼改等重大問題作出系統闡釋。丁薛祥指,黨和國家機構,在職能配置及履職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能根本解決。
天津人民代表團昨日上午召開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新京報》微信公眾號「政事兒」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上午主持會議時,傳達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与重慶市代表團大談黨風的內容,說習近平的講話讓他「非常受觸動,深受教育」。習近平雖然是講給重慶聽的,「又彷彿是對我們天津講的」。 李鴻忠表示,個別法治素質低、無法無天、個人意識至上的領導幹部,將會給黨和國家事業帶來災難。李鴻忠說,薄熙來、孫政才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王立軍,「惡劣到最後投靠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是叛國、叛逃的行為。他們很多方面,都達到了「領導幹部在政治方面、在違法犯罪方面的極致」。對於天津官場,李鴻忠表示,目前正繼續肅清天津前市長黃興國的惡劣影響。
據新華社報道,身兼中央軍委主席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上午出席全國人大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他強調,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必然選擇,要加強改革創新,為實現強軍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戰略支撑。 習近平又表示,大力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先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力度,推動軍隊建設向品質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轉變;要強化開放共用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形成國防科技創新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局面。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大開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穩」,有效解決制約我軍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要堅定不移把改革進行到底。
香港前日舉行立法會補選,選舉管理委員會公布,共有90.4萬名選民投票,整體投票率是43%。 經過通宵點算,投票結果於昨日凌晨4時陸續公布,三個地區議席及一個功能界別議席勝負塵埃落定,由民主派和建制派各拿下兩席。 其中九龍西拉鋸最激烈,兩大對壘參選人民主派姚松炎與民建聯鄭泳舜(圓圖)得票極近,經重新點票後,鄭泳舜以10.7萬多票當選,擊敗專業議政的姚松炎,兩人相差2,400多票;新界東由民主派范國威當選,獲得18.3萬多票;港島區由民主派候選人區諾軒勝出,得票13.7萬多票;功能界別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最終由建制派謝偉銓勝出,獲得2,929票。 民主派去年因宣誓風波失去在立法會地方直選組的過半優勢。今次補選,民主派要拿下三個地區直選的選區才能保住立法會關鍵少數的否決權,惟代表民主派、出戰九龍西的姚松炎落敗。今次補選後,立法會地區直選有33席,民主派佔16席,建制派有17席。至於功能界別,建制派有25席,非建制派陣營佔十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將安排四名當選的議員在本月21日宣誓。 民主派就九龍西補選落敗致歉民主派事後就九龍西補選落敗致歉。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莫乃光強調,民主派會繼續團結,在議會內應對「一地兩檢」及《國歌法》本地立法審議兩場仗。獲勝的民建聯鄭泳舜就表示,今次勝出完全因為集結團體力量,是建制派跨階層跨黨派無分彼此,打好選戰,承諾入到議會一定會務實理性議政。
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昨(11)日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其中贊成票2,958票,兩票反對,三票棄權,一票無效,贊成率超過99.7%。《人民日報》 評論指出,憲法修正案的通過,是時代大勢所趨、事業發展所需、黨心民心所向,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