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評為「感動河北人物」、在過去22年收養118個孤兒的河北武安48歲婦人李利娟,日前被警方刑事拘留。內地媒體披露,李利娟成立福利機構「愛心村」後逃避當局監管,又利用孤兒作為「擋箭牌」,敲詐勒索不同企業,甚至黨政機關。「愛心村」附近的居民形容李利娟「就是痞子(流氓)」,更指「愛心村」內根本沒孤兒。 「愛心媽媽」一夕之間變成「惡霸媽媽」,令全國譁然。
高等學院北京大學,4日慶祝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環節,校長林建華(圖)錯誤將「鴻鵠」讀成「鴻浩」,以及將「莘莘學子」,讀成「斤斤學子」,引發外界爭議。有網民認為,作為北大校長連這麼簡單的字詞都不會讀,應該請辭。 5日,林建華在該校論壇發表道歉信指,自己中小學時期遇上文化大革命,當時教育幾乎停滯不前,他承認自己文學基礎不紮實。他又強調演講稿是自己寫的,對於因為口誤讓外界忽略了校慶致辭想表達的思想,深感內疚。(互聯網圖片)
中美首度貿易談判4日落幕,惟並未傳出任何突破性結果。據外交部消息,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圖),5 日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 楊潔篪表示,當前中美關係處在一個重要階段,雙方應繼續就經貿等問題保持溝通,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蓬佩奧則稱,美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願同中方保持密切溝通協調。 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晚在推特上發文指,是次談判,與中國協商很困難,他更感嘆中國被「寵壞了」。外界預測,中美貿易戰將繼續邊打邊談。(互聯網圖片)
中美貿易摩擦,經過前段時間強硬過招後,雙方代表昨日終於走到談判桌前對話協商。美國財政部長姆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總統經濟政策助理庫德洛等多位重量級人物的代表團,於3日至4日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代表團就共同關心的中美經貿問題交換意見。 不過,外界預料雙方取得突破的機會很微。 新華社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但美方也要拿出談的誠意來,而不是漫天要價、強買強賣,談判應是努力尋求雙方最大公約數。文章稱,美方說,如果談不成就繼續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 對此,中國不會妥協屈服,言必信,行必果。 貿易戰若開打,中國難免也會吃虧,但中國有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巨大的國內市場作支撑,有國際社會對多邊貿易體制和經濟全球化的支持,更能打持久戰。「到時候只怕美方是損人不利己,遭殃受苦的還是那些美國的農民和企業家們」。 美軍事基地禁售華為中興雖然中美坐到了談判桌上,但美國針對中國的打擊並沒有中斷。美國《華爾街日報》2日報道,美國國防部將在位於全球各地的美國軍事基地零售商店,停止銷售華為和中興生產的手機,理由是這些手機存在潛在的安全威脅。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近月曾表示,關注這兩間公司透過產品竊取美國人的資料,以及入侵重要的政府電腦系統。華為發言人表示,政府從未要求華為監聽或妨害其他國家。中興發言人未就此置評。
英國學前動畫小豬佩奇(Peppa Pig)近來在內地爆紅,但追捧它的不是小朋友而是成人,他們熱衷於對小豬進行二次創作,賦予它成人化的解讀,還爭相將小豬佩奇的形象作為紋身紋在背上,惡搞性地標榜自己「社會人」(不務正業、有社會風氣的人)的身份。所謂「豬紅是非多」,原本天真的小豬和「社會人」聯繫在一起,引來官媒質疑,小豬佩奇被賦予顛覆性的色彩後走紅,可能有損積極的社會風氣。甚至一度傳出,這隻小豬被視頻分享平台「抖音」封禁。
本月1日,在廣東陽江市海陵島,一名外地遊客在海邊捉到一條擱淺海豚後,直接扛在肩部,駕車離開。據網上流傳視頻顯示,扛走海豚的男子遭周邊遊客質問,「海豚是你家的嗎?說抬走就抬走」,但他並無理會。 當地漁政部門表示,當時海豚已經死亡,被海浪沖到沙灘上,身上也有傷痕。但圍觀群眾沒留意到帶走海豚男子的車牌號,暫時還未找到他。 事後當地警方介入調查。 海豚屬於保護動物,不管是死的還是活,直接帶走屬於違法。 (互聯網圖片)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2日引述美國情報消息人士指,在過去30天內,中國於南沙群島永暑礁、美濟礁及渚碧礁,設置反艦導彈及地對空導彈,若獲得證實,這將是中國首次在南沙群島部署導彈。報道提到,解放軍配備的「鷹擊12 」反艦導彈射程可覆蓋295海里範圍內的船隻。有軍事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控制南海的重要一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說,有關部署不針對任何國家,無心侵犯者不用擔憂害怕。 (互聯網圖片)
台灣資深藝人、金馬影帝、公益家孫越,前(1)日晚間因敗血性休克合併呼吸衰竭辭世,享壽87歲。孫越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公益家,數十年來推動防治煙害、捐血、器官捐贈、扶助弱勢家庭、守護失智長者、關懷獄中受刑人等活動,公益形象深植人心。然而在此之前,孫越卻是活躍台灣影壇的巨星級人物,生涯演出200多部電影,並曾在1983年憑藉電影《搭錯車》成為第20屆金馬獎影帝。獲獎的同時,孫越卻選擇急流勇退,於1989投入公益活動,不再參加商業演出,獲得無數人的尊敬。
台灣「斷交」風波持續,加勒比海國家多米尼加昨日宣布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這是台灣「總統」蔡英文上台後,第三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台灣目前只剩下19個「邦交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昨早在北京簽署建交聯合公報,多米尼加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毅指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台灣方面則批評大陸接連以巨額資金誘使不同國家跟台灣「斷交」,強調不會向北京低頭。
早在去年9月,多米尼加與台灣的「邦交」關係已亮起紅燈。當年9月中旬,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多米尼加外長巴爾加斯不但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見面,更在官網上公布兩人握手的照片。台當局立刻派專責拉丁美洲地區的「外交部次長」劉德立前往多米尼加「救火」。去年10月23日,蔡英文接見多米尼加國防部長寶林諾時還邀請多米尼加總統訪台鞏固「邦誼」。 同時,去年底,為穩定「邦交」,蔡英文當局援贈多米尼加新台幣十億元(約澳門幣2.72億元)軍援物資,包括兩架UH-1H直升機、90 輛悍馬車、100 輛摩托車及相關零配件。而多米尼加在收下軍備後,也重申「台多兩國政府之間的堅定不移的友誼」。台媒評論稱,多米尼加這種又要拿又要與中國大陸建交的舉措,凸顯國際政治的諷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