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團體遊行反大嶼山填海

警估最高峰5,800人

香港《施政報告》日前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將在交椅洲至喜靈洲一帶,分階段填海1,700公頃,建造人工島。民間團體「守護大嶼聯盟」昨日發起遊行反對該計劃。警方估計,遊行最高峰人數約為5,800 人。 遊行隊伍下午3時許由銅鑼灣東角道出發,約5時抵達政府總部集會集會現場一度發生混亂。多人負責拉起巨型橫額,諷刺填海是「大白象工程」(成本過高,回報少的工程)。也有家長帶同子女參與遊行。聯盟召集人謝世傑表示,香港並非土地不足,而是土地分配不均。香港有足夠的土地,如棕土、閒置土地,根本不需要人工島填海,只是土地在一些富豪、權貴手上,政府不肯拿出決心去用這些地。他稱,人工島填海的花費接近用盡本港財政儲備,亦對環境造成破壞,看不到有必要興建。 林鄭否認填海「倒錢落海」特首林鄭月娥昨日中午在一電視節目中指出,有人批評《施政報告》的土地供應和填海措施是「燒晒儲備」、「倒錢落海」、「益發展商」等,這些意見都不是事實。林鄭解釋,由於香港在過去十多年來都不曾進行大型填海,如將「明日大嶼」願景中的1,700公頃填海,分階段在未來20至30年進行,情況並不驚人。林鄭認為,市民若只靠傳媒、時事評論員,或社交媒體的資訊去了解《施政報告》內容,恐怕會有偏頗,她促請市民花少少時間去看畢全文。

15/10/2018
16148

回應蔡英文「雙十」演說

國台辦:挾洋自重 自取其辱

台灣昨日在「總統府」舉行「雙十慶典」,「總統」蔡英文發表題為「2018 台灣共好」的主題演講。和往年一樣,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論述成為關注焦點。蔡英文在演講中以「中國」稱呼大陸,指「中國試圖挑戰區域現狀的作為,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單方面的文攻武嚇和外交打壓,不但傷害兩岸關係,更嚴重挑戰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蔡英文強調,捍衛「中華民國」的永續發展,維持台海和平跟區域穩定,是全體台灣人民最大的公約數。她作為「總統」,保證「不會貿然升高對抗,也不會屈從退讓」。蔡英文呼籲北京當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在區域至全球扮演良性的角色,而不是衝突的來源。 對於台灣的稱呼,蔡英文在演講中兩度提及「中華民國台灣」,她表示,「在中國的壓力之下,愈來愈多理念相近國家,表達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支持」。又說「我們精實的部隊和戰備,絕對有能力捍衛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昨日回應稱,蔡英文的講話充斥著「兩國論」分裂謬論,如此充滿敵意的挑釁言論,進一步證明民進黨當局是兩岸衝突的製造者,台海和平穩定的破壞者,只會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將台灣帶向更加危險的境地。馬曉光說,任何挾洋自重、升高對立、妄圖破壞兩岸關係的分裂圖謀和行徑,只能自取其辱,絕不可能得逞。

11/10/2018
1746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