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將於本月底訪問香港、澳門、深圳及廈門,台灣省人大代表、全國台聯副會長,同時也是重慶市台聯會長許沛8日對此表示歡迎,並宣稱在此次兩會上建議向高雄市贈送大熊貓。高雄市觀光局長潘旭恆昨日上午在臉書上晒出熊貓照,證實重慶動物園將贈送為七歲的母熊貓「融融」及八歲的公熊貓「雄雄」兩隻大熊貓予高雄壽山動物園。觀光局將為此成立大熊貓小組,預計6月會前往重慶考察。而高雄市府已經在為迎接大熊貓到高雄做準備,最快明年可以在高雄看到大熊貓。(互聯網圖片)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昨日上午舉行記者會,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主席、全國政協霍啟剛在會上表示,中央用很長時間謀劃大灣區的建設,聽取港澳年輕人意見,凸顯中央對港澳年輕人在大灣區規劃的地位,用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的話說就是「主場色彩、主角地位十分明顯」。 霍啟剛又表示,不想以後用「北上」一詞來形容港人赴大灣區,認為赴大灣區只不過是一個家的擴大,一個家的延伸,「可能以前是兩居室的,現在買了一個疊層的別墅,家變大了,沒有離開家,沒有出門,就是房間多了而已」。 (新華社圖片)
遭美國為首的西方多國聯合抵制的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昨日終於做出反擊,於上午10時在深圳總部舉行的外媒記者會上,宣布已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美國《2019年國防授權法》(NDAA)第889條款違反違背美國憲法中「剝奪公眾權利法案」條款(未經審理就將某個人或團體單挑出來進行懲罰的立法行為)。同時,華為也揭露,美國政府涉嫌入侵華為伺服器、竊取大宗郵件和源代碼。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日回應稱,企業通過合法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完全正當合理;《環球時報》的社評則形容華為的起訴是正義的絕地反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 中宣布,今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0,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部部長劉昆昨日在全國人大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減稅降費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財政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精心組織,不折不扣地落實,而且實際減負數額按測算會高於20,000 億元。 劉昆又承認,今年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將比較突出,平衡確實非常困難。對於解決財政收支的平衡問題,劉昆稱要兩方面著手。「我們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毛不拔;也要打好鐵算盤,把該花的錢花好,花在刀刃上」。劉昆指出,財政部要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乘法是用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法是加大財政支出力度;減法是取消低效無效支出;除法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赤字率設置為2.8%, 比去年僅增加0.2個百分點。劉昆表示,今年中央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地方財政也將多渠啟動各類資金和資產,因此毋須過高地提高赤字率。劉昆強調,今年的赤字安排積極、穩妥。 不允許地方再現隱性債務此外,劉昆也被問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他坦承現時確實有個別地方政府,仍然存在在法定限額外通過融資平台公司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借債務,即所謂的政府隱性債務。劉昆表示,財政部已經採取嚴格的措施,不允許發生新的隱性債務,同時穩妥化解存量債務。財政部會對各地財政包括融資平台公司進行監控,全國各地已有不少官員被問責。
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孟晚舟,於當地時間6日上午10時在溫哥華卑詩省最高法院再次出庭。穿紫色上衣、深色褲、紫紅色帽的她,在傳媒包圍下進入法院。經過17分鐘的庭審,卑詩省檢察方律師表示,與辯方律師團隊達成協議,將此案延期至5月8日再審理,屆時才決定引渡聆訊的確實日期,而孟晚舟獲准繼續保釋。 孟晚舟的律師表示,這一案件「極不尋常」,他們對其背後的「政治動機」表示「嚴重關注」。(美聯社圖片)
今個月中就78歲的台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昨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明年1月舉行的台灣2020「總統」選舉。王金平在致辭時表示,將結合各行各業的力量,再一次展現台灣的生命力。讓世界看見台灣,帶台灣走向世界。「給我四年,我有自信可以帶領大家,實現願景,讓台灣發光發熱」。 他又說,台灣未來四年不該再陷入統獨爭議,「當大陸一再聲明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應該挺身捍衛主權、追求發展的我們,卻在爭吵中彼此對立內耗沉淪。(互聯網圖片)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昨(6)日在人民大會堂澳門廳出席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會議,歷時約半小時。韓正在會議上提出四點希望,並希望澳門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做支持改革開放的貢獻者、當好捍衛國家安全利益的捍衛者、當好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的支持者、培育更多愛國愛澳青年的傳承者。 澳區全國大代表團副團長崔世平會後引述韓正四點希望,一希望澳門各界能在澳門回歸20 周年,強化愛國愛澳精神,積極參與各項慶祝活動;二做好支持政府換屆工作及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工作;三支持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做好區域合作,包括在橫琴的開拓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四積極協助澳門青年創業就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為澳門青年搭台搭梯。崔世平又認為,四點希望清晰指明澳門未來發展道路。 崔世平稱,韓正提到自從《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已推出八項政策,但仍有很多政策在必須及成熟條件下,有一項推一項,並非只有八項政策而沒有其他新招數,會在合適及準備好的時候陸續出台;亦會繼續支持澳門拓展空間,在橫琴園區建設中對教育、養老、中醫藥標準化,以至癌症的精準醫療等,都會給予大力支持,亦會支持旅遊及會展業,避免博彩業一業獨大,長遠而言,在兼顧發展的同時希望保持危機感,從而加速做好工作;支持居民在大灣區中得到獲得感、幸福感,在工作、生活便利化方面給予澳門更好條件。 會議上六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發言。其中施家倫主要就加快機制體制創新,建設橫琴深度合作示範區發言,他引述韓正稱,擔憂澳門產業發展單一,強調澳門要走適度多元發展道路,才可以持續發展;未來橫琴將有讓澳門發展的新空間,例如會展旅遊業等,但具體落實措施和時間表則未有。 另外,有香港傳媒問及會上副總理韓正有否提及澳門特區下任行政長官人選。崔世平及施家倫均表示,會議上韓正沒提及澳門特區下任行政長官人選,只是表示換屆工作對澳門整體發展影響深遠,作為澳區人大代表,應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澳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工作。
昨(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甯吉喆及連維良就「大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何立峰表示,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發改委正在按照部署抓緊推進「1+N 」規劃體系、「1+N 」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上月已公布,有不少本澳居民關注若往大灣區生活,當中就業、創業、醫療及養老等方面的政策。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6)日邀請經濟局副局長劉偉明、金管局管委會委員伍文湘、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及社保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袁凱清討論相關問題。 有市民擔憂若前往大灣區養老,未知能否繼續享受澳門社保等福利,例如收取養老金不受區域限制,而現時注資,帳戶持有人一年內須留澳至少183天的限制。袁凱清回應稱,法例已對65歲以上長者有豁免,但未涵蓋在大灣區工作的本澳居民,社保基金正考慮修法,一方面檢視社保的內容,另一方面會與內地緊密溝通,就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參保的暫行辦法交流意見。 亦有市民問及澳門居民赴大灣區工作繳稅的問題。劉偉明則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早前公布的八項措施中,提及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人才若符合一定條件,可於2019 至2023 年獲得個人所得稅稅款差額補貼,補貼金額相等於免稅。
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昨(6)日在北京舉行全體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達十萬億元人民幣,有良好基礎可發展成世界上最強勁及最活躍的灣區,有利國家區域發展,會盡全省之力辦好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大事,加強與港澳特區對接,加強與港澳協商,有事要多商量、好商量,尋求各方最大公約數。 廣東未來會協同港澳構建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加快建設面向未來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形成暢通粵港澳連接全世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李希稱,未來會研究實施促進大灣區出入境,工作,居住,稅收,物流等更便利化的政策措施,謀劃推出三地居民關注度高、受益面廣、影響力的的政策措施,著力於港澳同胞在廣東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條件。 抓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實施是廣東的重中之重,大灣區廣東、深圳、香港和澳門四大中心城市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要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心城市的合作引領帶動珠三角城市的協同發展。(香港電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