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曼谷出席東盟峰會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據新華社報道,李克強在會談中表示,中日應切實恪守四個政治文件,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聚焦共同利益,妥善處理敏感問題,提升互信水平,打造更加健康穩定持久的中日關係,又期待以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為契機促進三方合作。 日本共同社的報道則指出,會談中,雙方確認將展開合作,讓預定明年春季國家主席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富有意義。 (互聯網圖片)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今年6月獲發5G商用牌照後,昨日正式宣布啟動5G商用,並公布各自的5G套餐資費,今日將正式上線。民眾需要擁有一部5G手機,辦理運營商5G套餐後,在有5G信號覆蓋的地區,即可使用5G服務。不過,目前,5G套餐月費最低也要128元(人民幣,下同),加上5G手機價格都要接近4,000元,況且5G建網工作也需要漫長時間去完善,業界相信,消費市場5G 的普及仍需要時間。
智利民眾因反地鐵票價漲價,觸發多日嚴重的示威抗議,智利政府為此於當地時間10月30日宣布放棄原本於本(11)月中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優先應對國內局勢。對於這一消息,外界一片譁然,因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原本料在這次峰會上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讓全球經濟受傷的貿易戰得到緩和。這意味著中美又要重新尋找適合平台,簽署協議的時間亦可能因此延長。 不過,商務部昨日發表聲明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一直保持密切溝通,目前磋商工作進展順利。雙方將按原計劃繼續推進磋商等各項工作。雙方牽頭人將於今天再次通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日亦表示,中方對智利的做法表示理解和尊重,相信智利政府和人民有能力維護國家統一與社會安寧,盡快恢復當地的正常秩序。 美仍希望原定時間簽協議美國白宮發言人則表示,美國政府仍在了解會否有其他地點舉辦峰會,發言人指特朗普仍希望在原定的時間框架與中國簽訂協議。 多次分析貿易談判情勢的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昨日表示,從中美兩邊釋放資訊的節奏和內容看,現階段雙方仍然體現出較明顯的協調性。當前正是高度敏感複雜的時候,人們對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都十分在意。眼下尤其需要雙方保持理性冷靜,繼續相向而行,「每臨大事有靜氣。不要急,急也沒用」。 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曾透露,中國想要美國取消將於12月15日開始,美國對中國大約1,600億美元商品徵收的15% 關稅。
過去十幾年,內地房價飛漲,雖然期間屢被唱衰,但沒有買房搭上這輛快車的人,無不是扼腕嘆息。房產高額的回報率讓居民嚴重依賴房地產投資。官方《經濟日報》昨日發布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 》顯示,2018年內地家庭人均財產為20 萬8,883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房產佔比70%。內地家庭人均財產增長中的91% 來自房產淨值。 而在金融資產配置上,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高達88%。超60% 的家庭完全不能承受任何一點本金虧損。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當地時間上月25日通過《台北法案》後,29日傍晚提請參議院院會「一致同意」通過,獲得裁決通過。該版本法案表達美國支持台灣維繫全球「邦交」,呼籲美國行政部門,對於對台灣造成傷害的國家,應考慮減少與該國展開多方接觸,也呼籲美方與台灣展開雙邊貿易協商,並認為美國總統應提供台灣所需的國防物資,藉此應對北京的威脅。法案還指出,依據《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階官員訪台。眾議院外委會則在30日針對眾院版的《台北法案》展開表決,內容與參院版大致相同。通過後,參眾兩院將協商討論出最終版本,再經過兩院分別通過後,經過特朗普簽署後生效。 「甘當棋子損台胞利益」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昨日回應稱,堅決反對美國通過一系列所謂的涉台法案來插手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一立場嚴肅且一貫。馬曉光表示,台當局發展所謂的外交關係是癡人說夢,永遠不可能實現。美國打「台灣牌」,民進黨當局投懷送抱、甘當棋子,最終損害的是台海地區的和平,損害的是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的利益。 另外,美國副總統彭斯此前在公開演講支持台灣「捍衛來之不易的自由」,台灣「外交部」表示感謝。馬曉光表示,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甘當棋子,已到飢不擇食的地步,媚態令人不齒。台灣「總統」蔡英文昨日反駁稱,大陸的觀點非常狹隘。她又感謝美國各界對台灣的支持,稱參議院通過《台北法案》是用行動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
中美此前在談判中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但協議文本一刻不簽署,市場一刻不得心安。路透社29日引述美國白宮官員表示,美中有可能趕不及在下個月16日至17日於智利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簽署貿易協議。但該官員解釋稱,「不是說不在智利簽署協議就宣告美中之間再次決裂,這只是意味著還沒有做好準備」。此前,香港《南華早報》引述一名知悉安排者稱,若一切順利,中美領導人暫定下月17 日簽署臨時貿易協議。(互聯網圖片)
國家稅務總局昨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個人所得稅新增減稅4,426億元,累計人均減稅1,764元。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蔡自力表示,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減稅降費政策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穩定了經濟發展預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提出,2019年要減稅降費20,000億元,目前目標已接近完成。(互聯網圖片)
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曾在公開演講中預判「今後十幾年,中國房價會趨於平穩,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會減少三分二」,這一預判可能正被印證。今年5月以來,監管部門密集發布政策,房地產信託、境外發債和銀行貸款等融資管道逐步收緊,房地產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房企,不僅面臨融資難,還有極高的融資成本。而樓市即將過去的「金九銀十」熱銷行情也沒有出現,讓房企無法回籠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內地今年已經有409家房企宣告破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昨日共同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指出,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保持在6.1%,第四季度為6%,全年經濟增速為6.2%。《藍皮書》分析稱,外部衝擊引起的預期不穩定,導致企業、居民支出更加謹慎,從而影響整個經濟增長,包括投資、消費等多方面,因此調低GDP 季度環比增速。 《藍皮書》又認為,今年中國城市化率必將突破60%,由城市人口集聚推動的服務業和消費比重不斷上升,城市化正在成為中國發展的新引擎。 (互聯網圖片)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昨日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將不能參與下月24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 以民主派身份報名參選的黃之鋒此前三度就其政治主張回覆選舉主任提問,選舉主任認為,黃之鋒對「香港獨立」和「民主自決」的主張,一直立場無變,顯然不會有意圖擁護《基本法》和保證效忠香港特區。 香港政府昨日亦表態支持上述說法。黃之鋒則質疑對他政治審查,認為選舉主任曲解他的政治理念,指會積極考慮提出選舉呈請。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