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風暴持續延燒,據新華社報道,新疆除棉花佔全國產量之首外,蕃茄也是新疆重要的經濟來源,尤其是以新疆蕃茄製作的蕃茄醬,在全球市場中佔有25% 的份額。
正在中東出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7日在伊朗德黑蘭與伊朗外長扎里夫正式簽署一項全面協議,旨在確定未來25年的經濟、政治和貿易關係走向,這無疑對美國拜登政府形成挑戰。
內地開放全人群接種新冠疫苗工作後,各省接種工作均在加快推進。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昨(28)日在記者會上宣布,截至28 日凌晨零時,內地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過一億劑次。
中國外交部27日發表聲明宣布,針對美國、加拿大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於3月22日對中國新疆有關人員和實體實施單邊制裁的行徑,中方决定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曼欽、副主席伯金斯、加拿大聯邦衆議員莊文浩三人,以及衆議院外委會國際人權小組委員會實施制裁。
「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痴心妄想!」瑞典服裝品牌H&M去年宣布終止與新疆任何服裝廠合作,亦不再從新疆辭去採購原材料,包括涉嫌使用新疆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生產的新疆棉花。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台灣廣播「台海之聲」和「看台海」新媒體平台,前(24)日開播上線。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等共同啟動開播上線。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未見遏止之勢,而此時世界上某些國家不是勠力同心攜手抗擊疫情,反而大張旗鼓拉幫結派,羅織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對我國實施制裁。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國家抱團發難,捉住所謂的新疆人權問題大做文章,展現出一副全面競爭的姿態。除了國家層面,近日棉花生產乃至服裝製造行業亦成為另一戰場,鬧得沸沸揚揚的「H&M 聲明」事件,亦引起一波聲討和選邊站隊的輿論風暴。 作為一個棉花產業NGO(非牟利組織)的「BCI 」,以及其部分會員企業,為何頻頻發表與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論?除了所謂「強迫勞動」這個西方反華勢力捏造的藉口外,產業競爭恐怕也脫離不了關係。有分析就指出,新疆棉農的工作狀況只是他們的幌子,而我國的紡織業可能才是其真正目的。 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三個嚴格意義上的核心產棉國——中國、美國和印度。得益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新疆是我國最大、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產區,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棉花生產中心逐漸由黃河流域轉移至新疆,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佔我國總產量的87.3%,已經是連續26年位居全國之首。 有了這個原料供應基礎,我國發展出強大的紡織業,2020 年我國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總額超過2,900 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自去年開始美國就已經禁止從我國多家企業進口棉花和服裝,此次的「強迫勞動」,只是一個更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根據2019 年數據,新疆約有一半以上的農民都是從事棉花生產,棉花除了是一種經濟作物,更加是千千萬萬少數民族同胞的生計所在,棉花的穩定,對於我國邊疆的穩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前總統特朗普年代,美國透過貿易戰和科技戰對我國進行強硬打壓,而現在換了民主黨的拜登上台,其亞洲外交戰略轉向重建盟友關係,在相對軟性的議題上聯手對抗中國。在全球協作尋求改善人類生活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歷史倒退行為註定不會成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進行歐洲訪問之旅,他於當地時間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NATO)總部發表演說,再次談到中國對西方構成的威脅,但強調不會逼盟邦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據外媒報道,布林肯在演說中對中國大規模使用「脅迫」措施進行了強烈譴責,並敦促北約盟國與美國合作,對北京施加更大壓力。他指北京破壞美國與盟邦在二戰後建立的國際貿易秩序,「他們(中國)正積極致力削弱國際體系的規則,以及我們與盟邦共享的價值觀念。」他強調,如果能共同合作,為國際秩序打造正面願景,「那麼就可確信,我們可以在任何方面勝過中國。」布林肯說,美國不會強迫歐洲盟友做出「美國還是他們(中國)的選擇」。然而,美國將中國視為對歐洲北約盟友的經濟和安全威脅,尤其是在技術領域。 「毫無疑問,中國威脅到北約盟國的集體安全,特別是在技術方面」布林肯說。 籲北約堅定立場 然而他也提到,在氣候變化和衛生安全等共同挑戰上,北約仍有與中國合作的空間。但當北京試圖向北約成員國施壓時,北約應堅定立場。他說:「當我們中的一方受到脅迫時,我們應該作為盟友作出反應,透過確保我們的經濟更加融合,共同努力減少我們的脆弱性。」布林肯承諾,美國將聽取盟友的意見,這是對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方針的逆轉。
科技巨頭Google昨日宣布,已和意大利多家媒體出版商簽署許可協議,意大利出版業將加入新聞平台計劃,Google要為所選擇的內容付費給新聞業者。Google聲明表示,將在未來數月於意大利上線。 於去年6 月就推出計劃,10 月在德國、巴西推出,今年2月加入英國、阿根廷與澳洲,預計今年下半年在紐西蘭推出,日本、台灣、韓國、泰國、印度將會是下一波目標。 亞太區新聞與發布夥伴負責人Kate Beddoe前日在一場線上活動中強調,Google News Showcase現已和全球逾500 家發行商簽約合作。 根據介紹,Google計劃在未來三年花費十億美元推出,參與計劃的發行商可以自行決定刊登內容、時間,甚至是方式,以最佳模式把內容呈現給讀者,而Google付費給這些合作發行商。 Google 推出Google News Showcase 計劃,與媒體發行商合作。(互聯網圖片)
國新辦2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國內相關工作有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