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飄飄」的棉花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未見遏止之勢,而此時世界上某些國家不是勠力同心攜手抗擊疫情,反而大張旗鼓拉幫結派,羅織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對我國實施制裁。以美國為首的某些西方國家抱團發難,捉住所謂的新疆人權問題大做文章,展現出一副全面競爭的姿態。除了國家層面,近日棉花生產乃至服裝製造行業亦成為另一戰場,鬧得沸沸揚揚的「H&M 聲明」事件,亦引起一波聲討和選邊站隊的輿論風暴。 作為一個棉花產業NGO(非牟利組織)的「BCI 」,以及其部分會員企業,為何頻頻發表與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論?除了所謂「強迫勞動」這個西方反華勢力捏造的藉口外,產業競爭恐怕也脫離不了關係。有分析就指出,新疆棉農的工作狀況只是他們的幌子,而我國的紡織業可能才是其真正目的。 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三個嚴格意義上的核心產棉國——中國、美國和印度。得益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新疆是我國最大、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產區,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棉花生產中心逐漸由黃河流域轉移至新疆,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佔我國總產量的87.3%,已經是連續26年位居全國之首。 有了這個原料供應基礎,我國發展出強大的紡織業,2020 年我國紡織品及服裝的出口總額超過2,900 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自去年開始美國就已經禁止從我國多家企業進口棉花和服裝,此次的「強迫勞動」,只是一個更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根據2019 年數據,新疆約有一半以上的農民都是從事棉花生產,棉花除了是一種經濟作物,更加是千千萬萬少數民族同胞的生計所在,棉花的穩定,對於我國邊疆的穩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前總統特朗普年代,美國透過貿易戰和科技戰對我國進行強硬打壓,而現在換了民主黨的拜登上台,其亞洲外交戰略轉向重建盟友關係,在相對軟性的議題上聯手對抗中國。在全球協作尋求改善人類生活的時代背景下,這種歷史倒退行為註定不會成功。

26/03/2021
43922

布林肯北約演說再談中國威脅

強調不會逼盟友選邊站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進行歐洲訪問之旅,他於當地時間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NATO)總部發表演說,再次談到中國對西方構成的威脅,但強調不會逼盟邦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據外媒報道,布林肯在演說中對中國大規模使用「脅迫」措施進行了強烈譴責,並敦促北約盟國與美國合作,對北京施加更大壓力。他指北京破壞美國與盟邦在二戰後建立的國際貿易秩序,「他們(中國)正積極致力削弱國際體系的規則,以及我們與盟邦共享的價值觀念。」他強調,如果能共同合作,為國際秩序打造正面願景,「那麼就可確信,我們可以在任何方面勝過中國。」布林肯說,美國不會強迫歐洲盟友做出「美國還是他們(中國)的選擇」。然而,美國將中國視為對歐洲北約盟友的經濟和安全威脅,尤其是在技術領域。 「毫無疑問,中國威脅到北約盟國的集體安全,特別是在技術方面」布林肯說。 籲北約堅定立場 然而他也提到,在氣候變化和衛生安全等共同挑戰上,北約仍有與中國合作的空間。但當北京試圖向北約成員國施壓時,北約應堅定立場。他說:「當我們中的一方受到脅迫時,我們應該作為盟友作出反應,透過確保我們的經濟更加融合,共同努力減少我們的脆弱性。」布林肯承諾,美國將聽取盟友的意見,這是對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方針的逆轉。

26/03/2021
4054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