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近期接連出招穩定經濟,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仍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展望。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31省份2024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上海、北京均超六萬元(人民幣,下同)分列前兩位,浙江首次突破五萬元關口位列第三。
日本《共同社》引述相關人士的信息報道,中國即將恢復進口日本的錦鯉。
2024年醫保基金監管趨勢交流會暨藍皮書發布會22日在北京召開,發布《中國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發展報告(2023 ~ 2024)》。
央視新聞日前播出《真假進口水果調查》專題節目,揭發部分商家通過仿冒進口包裝禮盒等手段,把普通的國產水果包裝成進口水果,將六元(人民幣,下同)一斤的「陽光玫瑰」提子,以日本進口的「晴王」「香印」提子售賣,價格飆漲十倍。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長林毅夫仍樂觀看待。他最近提出,若按市場匯率計算GDP,2030年前後,中國經濟規模將會超越美國;2049年,世界的經濟中心將在中國。
瑞銀上調內地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鑑於內地第三季度GDP按年增速強於預期,加上內地政府於9月底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預計第四季GDP按季增速有望上行至6.5%,按年增速將保持在4.6%。
央行宣布今年第三波降息。中國人民銀行昨(21)日發佈公告,10月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3.1%,上月為3.35%;五年期以上LPR報3.6%,上月為3.85%。
中國船舶滬東中華造船聯合中船貿易與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租賃船東加拿大Seaspan(西斯班)公司,近期在上海簽訂六艘自主研發的13,600箱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