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領導人周一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討論2024年經濟目標並制定刺激計劃。
香港第七屆區議會選舉日前圓滿結束,投票產生88名地方選區議員和17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餘下的179名委任議員及27名當然議員的名單,周二(12日)下午也正式公布,意味著特區新一屆區議會順利組成。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新一屆區議會吸納不同背景的有能之士,具建設性、務實為民生,並照顧地區利益。
海關廣東分署最新發布,今年前11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7.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3%。其中,出口4.94萬億元,增長2%;進口2.58萬億元,下降4.4%。值得注意的是,單11月進出口轉降為增——廣東進出口7,226.3億元,增長0.9%,扭轉連續兩個月下降的態勢。其中,出口4,536.6億元,下降1.7%;進口2,689.7億元,增長5.6%,已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
隨著氣溫降低,民生用氣進入高峰期。位於高欄港的珠海LNG碼頭是珠江口西岸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儲運基地,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及時接卸通關,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整個華南地區的天然氣調峰保供有著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在深圳舉辦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揭曉了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區等系列榜單。廣東共有21個區上榜中國工業百強區,入選數量與江蘇並列全國第一。值得關注的是,廣東包攬中國工業百強區前6名,再次印證了「廣東製造」在全國的競爭力。
工信部所屬賽迪顧問日前發布「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區(2023)」榜單。廣東省入圍市轄區數量與去年持平,達19個,約佔總數1/5,排名全國第一。在前六中,廣東佔五席。其中,深圳市福田區自2021年、2022年連續位居全國第二後,今年超越廣州市天河區,位居榜首。
投行花旗預期,香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3.3%,稍高於政府最新估算的3.2% ,明年在未有基數支持下,預計增長3%,顯示經濟繼續復蘇。息口方面,估計加息周期已到尾聲,預料美國聯儲局明年下半年開始減息,第三、四季各減50點子。
港交所政總裁歐冠昇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據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港交所考慮將歐冠昇的合同延長一年至2025年5月,以避免在同一年更換主席和行政總裁。
據內地統計局資料,去年有七個省份的人均財產淨收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福建和天津。其中,京滬人均財產淨收入超過萬元,浙江位居第三。上海穩坐2022年中國收入最高的城市,達79,610元(人民幣,下同),遠遠超過全中國平均36,883元。
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汽車後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化汽車配件流通環境、促進汽車維修服務提質升級、加快傳統經典車產業發展等七個方面措施,旨在推動汽車後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市場結構不斷優化,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