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一行,昨(12)日聯同立法會議員林倫偉及李振宇會見勞工事務局局長等人,討論「過職」、「過界」司機問題。(梁啟迪攝)
22歲女大學生本月1日駕電單車與一輛七人車相撞後死亡,肇事司機被揭發疑屬「過職」司機。 (資料圖片)
22歲女大學生本月1日駕電單車於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與一輛七人車相撞後死亡,七人車駕車男子被揭發疑屬「過職」司機事件,繼續在運輸業界發酵。澳門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候任理事長劉偉強,昨(12)日聯同立法會議員林倫偉及李振宇會見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副局長吳惠嫻、勞動監察廳廳長黎健倫,共同討論黑工、「過職」、「過界」司機問題。
交總候任理事長劉偉強昨日表示,收到從業員反映,隨著大灣區發展,現時除重型車輛,亦有公司聘用外地人非法擔任職業司機,駕駛輕型車輛接載賓客或運貨,違法情況日趨嚴重,促請當局提高對「過職」、「過界」司機以及僱主的行政處罰,提升阻嚇力,長遠杜絕違法行為,同時期望當局可與治安警察局聯合推廣教育宣傳,加強公司及外僱對本地法律的認知。
根據《聘用外地僱員法》的規定,倘若僱主安排外僱「過界」或「過職」工作,將按每一名僱員處罰5,000 至10,000元,同時全部或部分廢止僱主聘用名額,為期六個月至兩年,劉偉強認為罰則已不合時宜,需即時檢討。勞工局回應時亦表示,已進行相關檢討程序。
至於處罰金額及罰則應訂定為多少?劉偉強則稱,該方面需綜合考量行業、對社會影響性,以及行政當局與坊間持續討論而定奪。
交總:刑事化起唔到即時阻嚇力
另有意見建議將「過職」、「過界」司機刑事化,劉偉強認為,刑事化的訴訟時間較長,「起唔到即時阻嚇力」,但如在僱主僱員責任及罰則上加重,相信屆時阻嚇效力可進一步提高。
議員林倫偉補充,2018年勞工局檢舉黑工數字約為840宗,其中「過界」司機90多宗,約佔11%,他引述局方表示,除了加強執法外,更期望接獲更多市民、業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