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4)日是關前街「爛鬼戀新春」活動最後一日。 (鐘佩欣攝)
現場可見數十個的文創攤位。 (鐘佩欣攝)
活動期間,關前街設有多款的攤位遊戲,供小朋友遊玩。 (鍾佩欣攝)
根據旅遊局數據顯示,農曆新年期間,訪澳旅客總量已突破12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7.4%,創歷年新高,而龐大的旅客量已超澳門承載力。對此,政府近年積極研究方案,期望對澳門舊區街道進行活化,如關前街、十月初五街等,吸引旅客以達分流作用,減輕大三巴、新馬路等熱門景點的擠逼情況。同時亦能刺激舊區消費,為附近中小企帶來創業的機會。但推行活化一年多後成效如何,情況難以評估。
為了更好推動分流工作,去年當局先於關前街「試下水溫」,與一團體推出「關前街——爛鬼樓區活動」,本月一連四個周末推出一系列舊區活化項目,希望進一步改變旅客只前往大三巴旅遊區域一帶的習慣,每逢周六及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該路段會進行臨時封閉,禁止車輛行駛及停泊,只允許行人經過。
昨(24)日是活動最後一日,本報記者來到該區了解情況,中午時分區內頗為熱鬧,設有大人小朋友都喜愛的攤位遊戲,建築物牆身五顏六色別具心思的設計,吸引旅客拿起手中飲料、相機等道具「街拍」一番,更有不少中小企進駐經營,多以飾物、小食為主,雖則街道人來人往,但有商戶反映銷售不如理想。
商戶:下個月準備執笠
經營近一年的果汁店負責人林先生表示,近月人流確是明顯增加,但多為過客,前往大三巴為主,消費力不高,「大三巴名氣咁高,個個都去嗰到消費啦」。去年開業前本是看好該區前景,認為政府會大力投放資源,「但失策咗,下個月準備執笠,等咗咁耐都等唔到個春天」。他又指出,關前街文化底蘊深厚,但當局整個計劃「僅為活化而活化」,卻遺忘它的歷史意義,直指當局沒有一套整體規劃。
擔心人流「打回原型」
有經營手信的商戶亦有同感,店主黃小姐擔憂活動完結後,人流等又「打回原型」,同時認為該區的交通配套欠缺,「但條街就係咁闊」,期望日後政府可實行措施續推動人流。現場所見,街邊不下數十個的文創攤位,但反之,多間店鋪關起鐵閘,整體元素較為單一。來自香港的周先生認為該區商店種類不夠多元化,且價錢較昂貴,「整條街都打動唔到我買嘢」。
活動雖則有效帶旺人流,但對附近周圍居民的生活或許帶來了不便,有駕駛電單車的送餐員表示,送外賣時因道路封閉,就於附近停泊電單車步行送往,「都要行快兩步,擔心抄牌」。住戶陳先生稱,過往該區水靜鵝飛,現時興辦市集更有點兒氣氛,而市集只是一周兩日對他們沒無甚麼大影響,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