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氹仔碼頭覓出路
15/02/2019
29048
收藏
分享
為氹仔碼頭覓出路
為氹仔碼頭覓出路

在剛過去的一連七日農曆新年黃金周,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在全澳七個海陸空出入境口岸中,成功躍身成為訪澳旅客第二大口岸,共錄得約 43.2萬人次。港珠澳大橋以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而聞名,吸引大批香港及內地旅客於大橋開通後蠢蠢欲動,一試「基建遊」。

大橋口岸成為出入境第二大口岸,本澳兩個碼頭客量首當其衝。根據治安警察局上月初公布的去年全年出入境統計顯示,去年十月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外港碼頭及氹仔碼頭的出入境人次所佔比例已分別下降兩個及1.3個百分點; 今年新春黃金周期間,兩個碼頭的出入境數量同樣較去年下跌約兩成,氹仔客運碼頭七天更只有74,874人次旅客,相等於平均每日只有10,696人次,與當初規劃時聲稱,碼頭最高處理能力可達到每日40萬人次相距甚遠,名副其實是「大而無當」。

耗資38億元,由籌備興建至落成歷時12年的氹仔客運碼頭,佔地30萬平方米,政府於2016 年曾豪言客流量不會受港珠澳大橋落成影響。但自從港珠澳大橋開通後,使用碼頭的乘客比平日減少約兩成。雖然碼頭管理公司認為,港珠澳大橋屬新鮮景點,長遠而言,客船服務仍較有優勢,相信乘客減少只是短暫。然而,不少來往港澳工作的市民都表示,大橋「金巴」收費只是65元,「一程船等於三程車」,從性價比來看,經大橋來往的確比海路優勝。

但是,氹仔客運碼頭是否就對旅客分流沒有幫助?

其實,社會早有意見將氹仔碼頭變成「澳門國際機場二號客運樓」,連接澳門機場,港澳兩地亦可合作將香港旅客以簡易程序分流到氹仔客運碼頭,直接通往本澳候機室前往各地。

同時,大中華地區各地機場近年都展開擴建,希望在航空業增長勢頭下分一杯羹。澳門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以及中葡貿易平台,特區政府可研究將氹仔碼頭撥出一部分土地,改建成第二條機場跑道,為澳門機場增加航班或發展空運創設條件,如此一來,是否能更充分利用氹仔客運碼頭,做到善用資源呢?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