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早前下調下季度財收預測,美國ISM 製造業指數亦意外跌至兩年來低位,投資者更加認為美國經濟基本面及企業獲利已不再如預測般強勁。經濟學者目前仍普遍預估2019 年美國經濟將成長2.6%,市場分析師也預測企業獲利將成長8.3%。既然兩項預估都依然良好,為何去年第四季以來美股卻一路波動走低?顯然市場正在預先反應經濟可能衰退的利空,投資者的本能反應就是先「避險」。
蘋果股價過去一季已大跌30%, 如今又發布財收警告,顯示投資者並非杞人憂天。蘋果下調財收預估,顯示科技業營收及獲利成長已到達「樽頸位」,接下來將是一段下坡路。
科技業如此, 整體經濟面亦然。美國這一波經濟擴張期已經接近十年,經驗顯示景氣上升循環已經達到或逼近頂點,消費表現能趨於穩定, 投資機會逐漸減少。供給面未見到投資及生產力明顯提升,結果是就業激增但薪資緩升,需求面也就只能維持低度成長,整體經濟自然降溫。
美中貿易更是一記「七傷拳」,既傷人,也自傷。中國股市及經濟已明顯受影響,製造業下行壓力沉重,並傳染到其他新興經濟體。
現在美國經濟也遭到反噬,美股重挫已經先行反應,製造業也基於成本上升的壓力,以及對未來營運的高度不確定性,因而抑制投資。現在只要任何數據、指標及企業業績與原先的預期出現差別,美股便會大幅下跌,這又使企業擔心經濟正趨向衰退而不願投資,形成惡性循環,使悲觀的想法轉化為嚴峻的事實。
美國經濟短期內已難以奢求成長回升,比較現實的因應策略應該是如何確保經濟能夠「軟著陸」。升息路徑該暫停就暫停; 貿易戰能和解就和解。特朗普在意識形態上雖有所偏執,但他更是一名實際的「生意人」,必然知道景氣如果當真如預期般於2020 年陷入停滯、甚至衰退,對他的連任計劃只會有壞無益; 美聯儲加息之途已走了三分之二,亦應該有停停看行一下步的思維。故上述種種能促使美國貨幣及貿易政策作出調整,反而能夠為經濟及股市創造條件,將潛在的陰霾消弭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