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中國網購亂象

《電商法》元旦起實施
02/01/2019
40274
收藏
分享
《電商法》元旦起實施
《電商法》元旦起實施
《電商法》元旦起實施
《電商法》元旦起實施
《電商法》元旦起實施

中國首部《電子商務法》1日起正式實施。 (CFP圖片)

去年滴滴出行平台發生的多宗「血案」引發平台應如何擔責的討論。 (互聯網圖片)

中國代購已成為一些歐美品牌店的重要消費來源。(互聯網圖片)

新年新氣象,大批新的法律、法規也從新年第一天(1日)開始正式實施,影響中國人民的生活,這當中包括中國首部《電子商務法》。中國網購平台過去充斥各種假貨被人們所詬病,《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平台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未來業者若侵犯知識產權,而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話,將可處以50,000元至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罰款。同時,一直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微信商戶、海外個人代購等,都要登記納稅,或引發中國電商行業震盪。

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11年2月發布首份「惡名市場」名單以來,中國著名的電商百度、搜狗、京東等都曾被列入其中,特別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曾多次遭指責售賣「山寨貨」。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蘇號朋說法,本次實施的《電商法》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規定十分全面、詳盡。《電商法》第84條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經營者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00元至200萬元罰款。蘇號朋舉例稱,如果有網店在淘寶上賣假Nike商品,Nike在取得有力證據的情況下,要求淘寶對該網店採取必要措施,但淘寶未行動的話,則Nike可以起訴淘寶,淘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中國政府也將對淘寶進行行政處罰。

個人代購紛紛改行

另一方面,海外個人代購也遭受重大打擊。中國微信電商、個人海外代購早期都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一直遊走在監管的灰色地帶,衍生出偷逃稅甚至走私的爭議。此次《電商法》規定,不論是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商家,或是代購業者,均被視為「電子商務經營者」,均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申請營業許可並依規納稅。個人代購將貨品帶回國,通常是通過郵寄或者直接將貨品帶回國兩種方式。

據BBC報道,日本代購小花表示,她已停止從日本帶貨回中國、開始觀望,因為「據說機場(海關)查驗力度會很大」。她又說,許多同行已經轉行。同時,從本周日(12月30日)起,海關總署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實現數據互通,海關將全面掌握郵遞物品進出的資訊,會進一步打擊海外個人代購。

禁止「大數據殺熟」

此外,《電商法》也針對輿論關注的一些問題做出相關規定。近年,大數據興起,但許多消費者卻因此遭遇差別化定價,例如買同樣的視頻網站VIP會員,蘋果手機用戶比安卓手機貴,這被稱為「大數據殺熟」。對此,《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服務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而為保障消費者安全,避免滴滴「血案」再發生,《電商法》也規定,對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平台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