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 」
18/12/2018
23937
收藏
分享
北京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 」
北京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 」

華為高層孟晚舟暫獲准保釋。不過對中國來說,保護孟晚舟作為中國公民的權利固然重要,但亦不可能因此放下更重要的中美協商。《華爾街日報》上周三的報道,中國正草擬取代「中國製造2025」的新計劃。

新修訂的計劃將不再強調中國在生產上的主導地位,以確保國營、私營和外國公司可以更公平地競爭。與此同時,北京將調低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目標。不少人士解讀這是中國將放棄「中國製造2025」,但其實北京同意改變的不過是實現「技術變革」的手段,即同意市場和外國企業在這一過程中承擔更多責任,但「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即在2025年前於物聯網、機械人、航空航天等領域發展至世界一流水平,不會有任何改變。

過往中國科技技術發展主要通過市場化手段引入,對中國科技發展並非新鮮事。中國高鐵起步便是依靠引進日本和歐洲技術: 2004年, 中國向日本川崎重工購買新幹線E2系車輛及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CRH2型動車組; 內地「動感號」列車也是由2005 年從德國西門子引進的ICE 列車加以改良而成。在幾年之內,中國高鐵便發展出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列車,可見容許外國企業參與和研發自主科技可以並行。

另一方面,中國的科技創新動力亦逐漸從國家主導轉向民間自發。例如早在「中國製造2025 」計劃提出之前,東莞已率先啟動「機器換人」行動計劃。不到三年時間,便已令生產成本降低一成。只要中國經濟維持高速增長,民間自發形成的「科技升級」浪潮便不會停。

對北京而言,維持經濟持續增長,確保中國可按計劃在2035年成為中等發達國家才是當下要務。「中國製造2025」作為中國科技及工業發展的頭號產業保障,北京絕無放棄其目標的可能性。

未來即使中美兩國最後達成協議, 相信中方也不會在產業政策上作出太多讓步。與此同時,只要中國仍保持成長速度高於美國的「追趕格局」,無論是特朗普或是兩年後可能上台的民主黨總統,也很難放棄對抗及打壓中國的政策。只是,對兩國執政者而言,矛盾雖不能解決, 但總有紓緩的辦法, 維持兩國「鬥而不破」格局仍符合雙方根本利益。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