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巴士總站明日重開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14/12/2018
32809
收藏
分享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首階段13條路線遷回

重修後的關閘巴士總站,設有三個空調候車室。 (交通局圖片)

13條巴士路線停靠安排。 (交通局圖片)

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簡稱「關閘巴士總站」)將於明(15)日重開,首階段共有13條巴士路線恢復停靠關閘巴士總站,其餘路線則維持現有安排。交通事務局表示,會持續檢視有關巴士站和路線運作情況,並收集意見,適時調整關閘巴士路線安排。

關閘巴士總站去年8 月受到颱風「天鴿」吹襲損毀無法運作後,政府在原有總站的通風系統重建及環境改善計劃上再度修改圖則,並隨即開展修復工程,整個工程原預計2019年第二季部分完成交付使用,第四季整體完成交付使用,但經政府及承建商共同努力,修復工程已提前於今年11 月底基本完成,有條件重開。

修復後的關閘巴士總站設有三個封閉式空調候車區和兩個開放式候車區,安裝新的空調、通風及排煙系統、消防系統、電力系統和排隊設施,亦優化站內廁所、辦公室、候車安全島、採光和照明系統等,提升車長休息空間和乘客候車的舒適度。

交通事務局表示,經學術機構收集居民、旅客及巴士公司工作人員對關閘巴士總站路線重整方案意見,並根據不同因素綜合考量及與巴士公司協商,首階段先恢復13條路線停靠關閘巴士總站,當中包括七條總站線,分別是1、3、10、25、25B、AP1及MT4, 除25B及AP1 不停靠目前臨時總站,即「牧場街總站」及「關閘廣場」站外,其餘五條路線則由關閘巴士總站發車後,維持停靠現有站點並按原路線行駛;五條路線為「過路線」,分別是17、27(往黑沙環)、30、34及51A,均在路線中增加停靠關閘巴士總站;至於3X路線則在關閘巴士總站落客,上客維持在「關閘馬路」站,避免站內過於擁擠。上述停靠路線日均客量超過17 萬,佔原來停靠關閘巴士站24條路線總客量六成以上。

增設防洪設備 提升候車環境整治工程投入約1.7億元

關閘巴士總站於明(15)日重開,交通事務局與建設發展辦公室昨(13)日上午實地向傳媒介紹相關設施及巴士服務安排。交通管理廳運輸管理處代處長何振濤(上圖)表示,颱風「天鴿」後,關閘巴士整治工程約投入了1.7億元。總站整治工程分兩期進行,前期工程包括拆卸巴士總站、地面層的花圃和水池,並擴大天窗採光範圍,每個天窗擴大三平方米。

每個天窗擴大三平方米,以優化採光之效。 (梁啟迪攝)

二期工程重整所有行車路線、候車區和辦公室等設施,站內的天花和地台進行了翻新工程。針對容易受損的設施,如發電機組等,已搬到地面層;而較容易入水的地方已設置防洪設備。工程完成後,已增至三個空調玻璃候車區。通風系統亦有改善,車道的換氣次數由之前每小時十次增加至19.2次。相信通過今次整治工程,候車環境會有提升。

針對容易受損的設施,如發電機組等,已搬到地面層。(梁啟迪攝)

關閘巴士總站入口處已安裝預埋件,颱風時就可加裝防水閘及水泵。 (梁啟迪攝)

他補充,如有「天鴿」或「山竹」強度的強颱風襲澳,巴士站必須停用。同時在巴士的入口處已安裝預埋件,颱風時就可加裝防水閘,而站內亦設有防洪門。

建設發展辦公室土木工程師杜陽陽表示,經整治後的關閘巴士總站可停泊30多部大巴,另設16個泊車位。場內有六條車道,其中一側三車道為澳門區巴士路線專用,另外一側是往氹仔區巴士路線專用車道,並設有三個封閉式冷氣候車室,以及兩個開放式候車室。

兩巴:工作環境有很大改善

有工作人員和車長參觀總站後,認為通風和照明系統等設施比以往更好,休息室內加裝冷氣對工作環境有很大改善。( 梁啟迪攝)

新福利巴士公司副總經理李啟見昨日受訪表示,將部分路線回歸關閘巴士總站,可平衡關閘周邊地區交通流量和站點分布。總站重啟後,每日會調配超過十名人員到總站工作,約有60位車長在站內用膳,傍晚到晚上則有約50位。他又稱,現時站內設有六個休息室,其中有三個車長休息室,和兩個站長更亭,條件比以往更好。

澳巴董事總經理梁美玲表示,初步估計每日有900班次回到關閘巴士總站,客運量每日不足十萬人,車長和員工共有110人於不同時段在站內工作。她指出,工作人員和車長參觀總站後,認為通風和照明系統等設施比以往更好,休息室內加裝冷氣對工作環境有很大改善。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