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仔濠景花園「飛窗」事故頻傳,令住戶與附近街坊憂慮。 (吳泳欣攝)
上月28日,濠景花園跌窗位置緊鄰托兒所,嚇壞家長。(受訪者提供圖片)
去年「天鴿」風災過後,樓宇維修、保養的呼聲愈來愈高。(吳泳欣攝)
全澳30年樓齡以上的樓宇已接近5,000幢,如何維持定期的維護、保養,需要建立有效的機制。 (吳泳欣攝)
離島社諮委劉鳳鳴昨日在會議上認為,政府必須加大宣傳力度,令租客與房東明白自身責任。 (吳泳欣攝)
本澳高樓眾多,近年時有樓宇失修引致外牆剝落、甚至是「飛窗」、「跌磚」等事故發生,其中在氹仔區更有大廈平均「每月」都會發生「飛窗」事故,雖然未傳出傷亡事故,但以樓宇之高加上窗戶之重,一旦被砸中恐怕非死即傷。上月28日,濠景花園更有窗戶墜落至托兒所門口,長久以來令人不安的跌窗問題再次浮出檯面。有社區人士呼籲,本澳應制定長遠的強制驗窗計劃,短期更需針對「高危」大廈「特事特辦」,才能令民眾安心出門,不必擔心天降厄運。
位於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的濠景花園1997年落成,樓齡超過20年;樓下還有托兒所、教青局轄下的氹仔教育活動中心等設施。
據附近街坊向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反映,濠景花園長期存在跌窗問題,起初窗戶只是跌落大廈平台或是樓下設施頂部,未有對途人構成威脅,但最近街坊就反映,先是今年10月有窗戶墜落在屋苑附近的停車場,上月28日更有窗戶墜落至行人道上,且墜落位置距離托兒所相當接近,雖幸好未有傷及途人,但一直發酵的跌窗問題已令不少街坊感到不安和憂慮。
單位流轉率高難追究責任
在昨(4)日舉行的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會議上,委員劉鳳鳴在議程前發言時就點名指出濠景花園的問題。她表示,根據濠景花園大廈管理處不完全統計,濠景花園在最近兩年間飛窗事故超過150宗,當中在去年「天鴿」風災期間最多,平時則平均每月一至兩宗,此情況已經延續兩年,至今仍未得到解決,令人擔憂。她呼籲社會重視大廈驗窗問題。
與本澳不少大廈一樣,濠景花園在「天鴿」風災期間亦出現了嚴重的跌窗事故,但之後問題仍沒有得到改善。劉鳳鳴會後受訪時向本報記者表示,濠景花園出現跌窗問題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固定窗戶的鐵釘已經老化;另一方面,大廈有不少單位經已出租,且流轉率相當高,租客在入住單位後即使發生跌窗事故,亦未必會告知業主;而即使業主知情,但雙方可能會推卸責任,無人承擔維修窗戶的責任。
樓宇保養非強制 責任義務不清晰
其實過去近十年,社會已有不少意見討論是否應該要強制業主驗樓驗窗。因為在現行的《都市建築總章程》規定,業主須每隔五年對樓宇進行保養及維修,但屬於非強制性執行,也沒有罰則,令大部分業主未能認識到自身的義務和責任,亦未意識到跌窗傷及途人,將觸犯《刑法典》第142條「過失傷人」或第134條「過失殺人」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劉鳳鳴建議,針對某些大廈經常出現飛窗而危及途人的問題,政府要「特事特辦」,盡快推出針對性的便民驗窗修窗支援計劃,強制驗窗。長遠而言,政府要加大樓宇保養的宣傳力度,使業主和租客明確相關責任,提高驗樓驗窗意識;建議有關當局參考香港強制性驗窗的成功經驗,制定澳門長遠的強制驗窗計劃,將市民的安全放在首位。
強制驗窗驗樓「其實唔難」 秦昶:強推反而「好事變壞事」
近年氹仔部分屋苑經常出現高空墜窗、外牆跌磚等事故。為何政府多年來也不推行強制驗窗驗樓制度?街總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主任秦昶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推行強制驗窗驗樓制度「其實唔難」,但缺乏的是對工程公司的嚴格檢驗制度。他擔心如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推行強制驗窗驗樓計劃,反而會「好事變壞事」。
街總大廈管理資源中心主任秦昶擔心,如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推行強制驗窗驗樓計劃,反而會「好事變壞事」。 (資料圖片)
以鄰埠為例,秦昶表示香港對有工程牌照的工程公司有進行監管,但對於沒有牌照的小型工程公司或「三行師傅」等則沒有監管制度。即使不需要維修窗戶或外牆,他們亦可能會「嚇人」,稱「呢度要整嗰度要整,否則會有危險,會畀政府罰錢!」令市民負擔更多無謂費用。同樣地,澳門亦有很多工程公司沒有在工務局註冊牌照,缺乏監管。秦昶建議政府應委任合資格的第三方工程公司作檢測,例如由較有名的「土木工程實驗室」檢驗,以免令沒有專業知識的家庭負擔不必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