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2歲的馮先生相信,愈多人參與政治,就一定會有改變。 (古金元攝)
第三勢力政黨「時代力量」,為許多年輕人參與政治提供了舞台。(古金元攝)
2014年3月18日,部分台灣大學生與社會運動人士闖入台灣「立法院」,這場名為太陽花的學運事件開始受到國際社會關注,也令台灣的政治生態發生改變。事件過去之後,領導學運的林飛凡、黃國昌等人開始成立政黨,走進體制,四年多過去,黃國昌成立的「時代力量」已在「立法院」成為第三大黨,愈來愈多政治素人進入政治的世界。
今次選舉,「時代力量」推出40位地方議員候選人,當中大部分都是青年候選人,希望進一步擴大青年從政的力量。32歲的馮先生是「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辦公室專員,這次選舉被借調到台中市議員候選人簡嘉佑總部幫忙。他談到參與政治活動的原因,其實有關一段創業失敗的慘痛史。
2013年到2014年這段期間,台灣發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黑心油、香精麵包、毒餐盒事件接連爆發,不幸的是,年輕的馮先生這時剛剛開了一家甜品店,直接遭受衝擊,成本暴增、生意滑落,開張沒有幾個月便關門大吉,原本的創業夢宣告破滅。欲哭無淚的同時,他質疑為何政府連這種民生相關的食品問題,都沒有辦法管控好?為何黑心商家可以長期違法不被發現?他認為,有些事情還是要自己去參與才行。
太陽花學運期間,馮先生抱著了解的心態參與集會,「時代力量」成立後,他在偶然的機會下到洪慈庸辦公室幫忙搬椅子,結果在此找到新的生涯志業,如今他負責選民服務活動,專門到各地了解民眾需要,透過代議士的力量協助解決問題。
每個黨有不同的路線,「時代力量」卻沒有,甚至同黨人士對統獨議題都有不同看法,但「自己的事自己做」是這個黨的普遍價值觀。
「很多人覺得政治很髒,靠著金錢啦、一些欺騙的手段就可以當選」,之後又開始謀求黨派的利益,「但真正開始接觸以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很多事情你不管,也許就沒有人會管了,只要大家都參與,讓更多不同的意見被聽見,社會就會愈來愈好,「其實生活就是政治,一點也不遙遠」,他說。
市民賴先生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說自己原本是「時代力量」的黨員,剛開始認為這個黨較為理性,能讓台灣脫離藍綠惡鬥,但幾年來也看見「時代力量」的一些人,為了黨派利益「做一些骯髒事」。老家在台北的賴先生今次不會回去投票,「投了也沒用,都不會改變」,每個黨到最後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人民最關心的是今天的生活,政治人物的理念雖然很好,但要是影響到眼前的生活,就會覺得很矛盾,「還是自己的生活比較重要」。
「時代力量」估計,今次提名的人選,有半數有機會當選。簡嘉佑競選辦公室志工林俞辰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其實選舉壓力不大,就算沒當選,也會繼續以其他形式關注公共事務,至少能讓人們多一些藍綠之外的選擇,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編輯:譚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