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閘地下巴士總站原擬明年第三、四季才能重開,但羅司昨日指出,在各方努力下,有望今年底聖誕至農曆新年重新啟用。 (梁啟迪攝)
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是澳門半島最重要的北大門,封閉一年,對區內交通造成重大影響。 (梁啟迪攝)
雖然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有望年底重開,但羅立文指出,未必24條巴士路線會全數回歸。 (梁啟迪攝)
澳門半島北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關閘地下巴士總站,自13年前建成後經歷六次改善工程,過去五次耗資1,500萬元,惟整體效果均不盡人意,去年更遭強颱風「天鴿」一鋪打沉。
當局去年痛定思痛,進行第六次「手術」,關閉逾一年間對北區交通造成沉重負擔,政府原擬最快明年第三、四季才能重開,而坊間本亦「打定輸數」,詎料在昨日立法會一項由議員蘇嘉豪就「公共利益事項」提出的辯論動議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卻帶來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羅司稱,預計今年尾聖誕節至農曆新年,可以重開關閘地下巴士總站,希望可以給大眾一個「聖誕禮物」!
其實,蘇嘉豪提出的辯論動議,其呈交立法會是今年5月的事情,但因程序拖沓及暑假休會等影響,他提出的「政府應停止目前對關閘地下巴士總站的修復和改善計劃,並立即全面規劃關閘口岸及其區域交通樞紐」辯題有點顯得不合時宜,但由於關閘地下巴士總站事關重大,不少議員仍爭相向羅司提出詢問。
三類工程耗費逾億
議員馬志成詢問羅司有關現時關閘巴士站工程已改善及未改善的地方。羅立文表示,自去年強颱風「天鴿」後改為進行全面工程,原本預料明年第三、四季才可完成,經各方努力,預計今年年尾聖誕至農曆新年可以重開。而工程分大、中、小型三部分,小型工程開支約動用百多萬元、中型約2,000多萬元、大型工程約1.2億元。
打散巴士線反有益營商!
議員葉兆佳表示,過往將巴士路線分散時大家有很多顧慮,但經最近了解關閘附近商鋪,有意見指路線分散後,能將人流分散,對該區營商環境反而有幫助,應從全面規劃關閘口岸及其區域交通樞紐,思考怎樣才是有利於民生和經濟發展。
提出辯題的蘇嘉豪追問羅司,巴士路線分散到附近地區已有一年時間,認為相關部門會有一定總結及經驗,詢問日後會把多少條路線搬回總站?蘇又稱,雖然有意見指分散後效果不錯,亦有居民表示,放工時在新城市巴士站附近的交通情況混亂,附近的行人天橋亦「冇人行」,指出周邊的行人配套設施設計不善。蘇續稱,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是水浸黑點,日後的設計會向地上或地下發展?而對於遷走關閘周邊的特警隊大樓和工人球場,司長又有何看法?
巴士路線重新洗牌
羅立文回應指,「天鴿」後24條巴士線分散到附近11個站點後,「(有意見)嘈到不得了,但而家結論唔錯喎!」更有意見希望不要把路線搬回關閘總站。
他認為有部分路線不會「回歸」總站,但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會與各方洽談,而工務局也啟動了新的關閘巴士總站規劃。
羅司續稱,現時總站亦設在地庫,未來設計可考慮地庫負一層、二層,但不會去到負27米深度。而遷走關閘周邊的特警隊大樓正進行規劃階段,計劃會搬到氹仔北安。
防水門能抗「山竹」
有關總站的設計,羅立文稱,為了配合消防條例,關閘地下巴士總站設有多道逃生門,颱風「天鴿」時潮水從逃生門湧入,導致站內水浸。所以在今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澳時,在逃生門外加裝臨時防水門,發現沒有水浸問題。他稱將會招標把臨時門加工改為永久門,日常會打開,打風時則會關閉。
蘇嘉豪(下圖)稱,政府幫關閘總站做「第六次手術」,是否能做到「脫胎換骨」?他稱,現時關閘附近行人道著重南北走向,即出關後便一直前往亞馬喇土腰方向。但缺乏東、西走向,如關閘台山社區去工人球場或鴨涌河十分困難,須繞道而行,難以達至分流作用。
蘇嘉豪稱,現時關閘附近行人道缺乏東、西走向,難以達至分流作用。 (梁啟迪攝)
重整關閘巴士站一波幾折
2017年8月23日,颱風「天鴿」襲澳,由於受到海水倒灌影響,關閘總站發生嚴重水浸,由於電力及各種設備故障,關閘總站至今仍然全面關閉,原行經該站的24條巴士路線臨時停靠在關閘周邊司11個站點。
過去社會一直批評關閘總站內通風欠佳及非常酷熱,「天鴿」襲澳後,當局宣布對關閘巴士總站進行大規模整改,一併加強通風系統及改善候車環境。按當局原先規劃,工程至2019年第四季整體完成後才能交付使用。
關閘巴士總站原有24條巴士路線停靠,每日巴士流量達到3,000架次,在水浸事件後,交通事務局已即時聯繫治安警察局和三間巴士公司,因應交通流量、巴士營運條件和乘客適應性等因素,把24條巴士路線分流到周邊11個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