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珠友誼圓形地一帶,下班繁忙時間交通繁忙。 (梁雄業攝)
港珠澳大橋通車剛一周,目前惟一連接澳門口岸管理區人工島與澳門半島的行車通道,只有東方明珠友誼圓形地接駁橋一途,有市民關注東方明珠交通壓力隨大橋通車後俱增,冀當局盡快著手交通紓緩方案。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10月31)日邀請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物流與運輸學會會長高冠鵬探討相關問題。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邀請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左)、物流與運輸學會會長高冠鵬(右)探討相關問題。 (梁佩茵攝)
社會持續關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東方明珠一帶上下班時段,交通壓力俱增。政府計劃在東方明珠一帶建設立體交通,並已聘請公司設計,政府不滿方案,限期設計公司在120日內完成再設計方案。
市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有市民致電節目,質疑當局為何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才著手計劃紓緩交通方案。「點解次次都唔識預備好,只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批評當局不懂居安思危。黃承發直言,其實當局在2016年已探討「第四通道」方案,若執行力較快,應於去年開始興建,現時已建成,可惜目前只能指望東方明珠興建立體交通,緩解該路段的交通壓力。
高冠鵬:可先建棧道分流
高冠鵬認同東方明珠有建立體交通必要,但更關注屆時工程開展後的交通安排,如何令影響減到最低。他建議把東方明珠建築物搬去澳門口岸,方便工程進行,同時可令遊客一進口岸便能欣賞到東方明珠。高冠鵬又建議,政府可利用新城 A區土地,建造數十米棧道分流友誼圓形地交通,全速建設立體交通。
交諮委:討論太多會無限拖延
至於有意見指把「東方明珠」遷移會影響景觀。高冠鵬認為,景觀當然是要考慮,但民生更為重要,而且立體交通興建天橋也不一定會破壞景觀,如設計得宜反而可美化景觀。黃承發認同應以市民生活為重點,同時亦鼓勵市民相信政府的設計方案,若相關方案取得平衡後便要著力推行,否則太多討論只會無限拖延。
另一方面,不少意見認為港珠澳大橋建成能擴大澳門的國際客源。黃承發表示,本澳也可透過旅遊業之間的區域合作,利用香港機場吸引國際客源來澳,從而帶動本澳旅遊業發展。
高冠鵬則認為,擴大國際客源需要「慢慢來」,當局亦需要在外地加強宣傳,讓更多國際旅客知道大橋的便利。他又希望各區政府能提高大橋各個口岸的通關效率,例如做到「三地一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