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內不時可看到蝴蝶和蜜蜂採蜜。(梁啟迪攝)
園內種植了不同種類的植物,亦設有植物介紹牌,遊覽後可讓市民更認識各種藥用植物的樣貌和價值。 (梁啟迪攝)
園區內植物種類繁多,部分藥用植物具有毒性、或帶刺、或可能引起過敏反應,不應隨便觸摸,例如具消腫鎮痛之效的兩面針(上圖)。 (梁啟迪攝)
民政總署正在石排灣郊野公園打造一個「石排灣植物園」,首階段針對公園後方公園徑系統範圍,建設「香徑藥谷生態園區」,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以介紹藥用植物為主題,讓市民認識生活中常用的藥用植物,園區內風景優美,有不少「打卡位」讓市民拍照留念。因生態保育需要,園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平日參觀須透過團體預約申請。
位於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的「香徑藥谷生態園區」,依山傍水而建,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區內依地理環境劃分為八個功能區,作為藥用植物保育及科普教育場所。當中「香花藥用植物展示區」、「山地藥用植物展示區」、「岩生藥用植物展示區」及「濕地藥用植物展示區」現階段已完成,種植的藥用植物超過130種,包括本地野外常見的鴨腳木、落地生根、野漆、梔子等,並透過與知名的廣西藥用植物園交流合作,引入特色藥用植物,包括絞股藍、佩蘭、葛根、馬藍等,另外四個展示區分別於今年內完成及明年開展工程。
腎茶因其外型長得像貓鬚,所以又名貓鬚草。(梁啟迪攝)
經常聽到但未見過 市民對藥用植物感興趣
「香徑藥谷生態園區」種植不同種類的植物,亦設有植物介紹牌,遊覽後可讓市民認識各種藥用植物的樣貌和價值。民署園林綠化部自然保護研究處高級技術員洪寶瑩稱,前來觀賞的市民一般會對「經常聽到但未見過」的藥用植物很感興趣,如有清熱解毒、治中暑、咽喉炎作用的板藍根,能消炎且有獨特香氣的魚腥草,以及廿四味的主要草藥:鴨腳皮、崗梅根等;亦有些是平日容易看見的,如長春花,市民遊覽後才發現原來它具有治高血壓、鎮靜寧神之效。
很多市民遊覽後才發現原來長春花也具有治高血壓、鎮靜寧神之效。 (梁啟迪攝)
民署園林綠化部自然保護研究處高級技術員 洪寶瑩
洪寶瑩提醒,市民入園區遊覽時,切勿胡亂觸摸植物,因園區內植物種類繁多,部分藥用植物具有毒性、或帶刺、或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觀賞時應尊重大自然。
藥用植物觀賞性亦高
為了增加藥用植物的多樣性,民署與廣西藥用植物園合作引種計劃,引進一些適合在澳門生長的藥用植物。民署園林綠化部自然保護研究處高級技術員梁敏茵稱,「唔講唔知,原來澳門有很多植物也有藥用價值」,例如隨處可見的雞蛋花,便是「五花茶」中五花之一,除藥用價值外,觀賞性亦很高。
民署園林綠化部自然保護研究處高級技術員 梁敏茵
而在「岩生藥用植物展示區」,除了可看見一些適合在岩石生境生長的藥用植物外,亦可看見大大小小的石頭,均是山體的原貌。其中不得不提的「打卡位」,就是天然形成的小型瀑布,山水在許多大石之間緩緩流出,分外詩情畫意。
蔥蘭又名風雨花,一大片白色的花叢相信是個浪漫的「打卡位」。 (梁啟迪攝)
民署分別於本月28日(星期日)、11月25日(星期日)及12月30日(星期日)各舉辦一場「香徑藥谷生態園區生態遊」活動,每場名額18名,並安排導賞員帶領市民遊覽園區,認識藥用植物及了解自然生態,若錯過今次活動可留意農曆新春園區開放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