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日前又發生校園欺凌事件,中葡職業技術學校一名初中女生,懷疑被同校同級另一名女學生在後巷暗角位毆打。其兄長忍無可忍在網上公開事件。無論事件是單一次發生或是長期欺凌,學校、老師和家長都必須小心處理,才能把校園暴力事件減至最少,而後續處理尤為重要。
本澳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本報今年5月曾報道一名天生患有聽障問題,又有輕微焦慮及抑鬱症的11歲小男生,四年來在一所沒有「融合教育」的學校內,成為同學作弄對象。事主更向媽媽透露想自殺; 2013年,一名學生疑常被同學欺負,一年前在內地購買伸縮警棍打算自衛。直至一次上課時懷疑再受同學欺負,取出警棍打傷對方頸部。
從以上三宗校園欺凌事件可發現,受欺凌者受到欺凌後,往往不敢向老師或家人求助,結果對方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受害人陷入更無助的境地,有人想過自殺,亦有人以暴易暴,結局對欺凌者及被欺凌者都造成傷害,但其實欺凌所引發的漣漪又何止如此?
欺凌因果循環是全球知名的Olweus防治欺凌計劃發起人兼心理學家Dan Olweus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欺凌的影響,不止於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旁觀者都受到影響。有研究顯示,目擊欺凌事件的旁觀者,有更高機率抽煙、飲酒和吸毒。最近發生的女初中生欺凌事件,片段中就有旁觀者叫囂助威,令人心寒。
因此,要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第一步,老師和駐校社工要利用校園欺凌的例子,或在處理霸凌事件時,應該當作全班的事,而不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兩個人的事。應該透過這樣的事件,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正義感。
對於欺凌者的處理同樣重要,一旦處理不當隨時毀了他/她的一生。欺凌者大多在學校不受老師喜愛,成績欠佳,於是為了尋求認同和肯定,通過欺侮他人獲得認同和安全感。因此,只要能和欺凌者「打成一片」,再循循誘導和培養。有時候社工和欺凌者關係好的話,甚至欺凌者會因為和社工的關係而一定程度地改變行為,不但阻止了悲劇發生,亦可以令欺凌者重回人生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