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務運輸局今日在城規會上公布「路環船人街及十月初五馬路沿岸整治規劃初步方案」。工務局局長李燦烽表示,方案是為提升路環沿岸防洪標準至200年一遇,排澇標準至50年一遇,以及將岸線打造成集綠色景觀和休閒於一體化的特色濱海空間,但由於方案具有技術性,因此不會進行公眾諮詢;又指由於仍有十幾個相關研究需要進行,因此暫時沒有開展工程的時間表。
工務局建議有兩個方案,分別是「一岸」方案,以及「一湖」方案。其中,「一岸」方案是由路環碼頭沿船人街至十月初五馬路,從舊堤擴寬至30米,結合現有景觀進行優化,打造一條重要濱海城市綠廊。至於「一湖」方案則是由路環碼頭、船人街棚屋外側,沿十字門水道連接譚公廟附近山體,形成景觀湖,堤上設置兩座水閘進行調蓄。
委員會上,不少委員認為「一湖」方案較為合適。委員胡祖杰認為,「一岸」方案可增加土地面積;「一湖」方案則可優化十月初五馬路的景觀,建議當局考慮以「一湖」方案為主軸,將兩個方案的優點結合發展。胡祖杰又指,無論當局最終採用何種方案,亦必須與對岸橫琴方面做好協商。另外,亦有委員建議,在「一湖」方案的景觀湖內增設釣魚區,增加澳門市民的康樂選擇。
(編輯:李倩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