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廢塑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但是澳門的塑料回收工作,卻依舊成效不彰。多數市民、旅客雖然有環保意識,但行動上卻和想法不成正比,這一點從垃圾分類中可以看出,膠樽、汽水罐和紙袋常混在一起。
多數市民、旅客雖然有環保意識,但行動上卻和想法不成正比,這一點從垃圾分類中可以看出,膠樽、汽水罐和紙盒常混在一起。 (專題組攝)
澳門不僅廢塑產量大,而且廢塑回收上亦困難重重。回收業人士指出,本地回收業式微,且作為澳門廢塑主要輸出地泰國,今年7月也開始拒收廢塑,一捆捆打好包的廢塑只能滯留在倉庫裡。澳門的減塑之路,到底何去何從?
廢塑雖然價格低廉,但經處理後,其實大有用處,例如PET(聚酯)經再生後可以製作成紡織品、假髮,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等分別可再製成電線覆皮、腳踏車踏板和垃圾桶、衣架等 。但據資料統計,去年全球共賣出4,800億支膠樽裝飲品,即每秒就賣出20,000支,預計到2021年增加20%,而最終只有7%膠樽會被回收再用。既然未能完全不使用塑膠,也可增加廢塑回收率,但市民從「丟棄」這個環節是否能夠做好?
雖然廢塑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但是澳門的塑料回收工作卻依舊成效不彰。(專題組攝)
廢塑回收率僅5%
本地廢品回收商梁祐堂表示,目前平均每月回收塑膠約12噸至16噸,廢塑回收率極低,僅有5%,其餘最終只能扔到焚化爐燃燒。「一個塑膠瓶已經有三類塑膠,瓶身是PET,瓶蓋是HDPE(高密度聚乙烯),招紙是PP,做回收來說,一定要將三類不同塑膠分開,因為不同塑膠混合就變成廢塑,不能循環再用。若廢塑膠瓶有果汁或者食油,在再生清洗上會形成很大壓力」。
從事本地廢品回收的梁祐堂受訪表示,平均每個月回收的塑膠約12噸至16噸,廢塑回收率極低,僅有5%。 (專題組攝)
現時澳門廢塑回收過程又是如何?梁祐堂表示,目前其廢品回收中心主要收集由政府和社團送來的廢品,包括環保局、民政總署及各大社團等,「但一袋袋廢品基本不分類,過去中心同事將它們分開,再打包送到泰國」。但近年除了國家收緊廢塑進口,不少東南亞國家,包括越南、馬來西亞等已逐步禁止廢塑進口。
廢物輸出地陸續停收
作為澳門廢塑主要輸出地泰國,今年7月也開始拒收廢塑,一捆捆打好包的廢塑只能滯留在倉庫裡。由於形勢所迫,他計劃添置加工設備,「包括瓶蓋、瓶身和招紙分類後將其清洗、烘乾再拉粒,拉粒後不僅可以進口中國,其他地方也可以,因為已經變成原料」。
說起現時業界景況,從事廢品回收逾40年的梁祐堂憶述,上世紀回收業可謂「全民皆兵」,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市民生活景況變好,業界逐漸走下坡。「澳門經濟轉好的副作用就是租金上漲租金貴了對回收業很大打擊,其次是本地運輸費用高,一輛3.5噸貨車車一趟起碼要200至250元,但一車廢品又賣得幾多錢?」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夠多些支援回收業,「因為有回收業才能使廢品回收全面性」。
梁祐堂也呼籲澳門各大超級市場和博企,能夠主動實踐廢品回收,加大環保的影響力。並建議政府能夠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市民和遊客能夠做到垃圾分類。
林宇滔:減塑可分三方面推行
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建議政府在推行環保減塑時可以分三方面,首先旅遊區分類垃圾桶的衛生狀況較差,政府需要大力宣傳和教育遊客正確做好垃圾分類,如在垃圾桶增加鮮艷的標語警示遊客,不要污染其他回收物料。
其次在社區,居民能否方便地踐行環保生活是關鍵因素,局方應該審視居民的周邊環境有否足夠的回收桶進行回收,甚至可以加大回收桶容量,也要加大對市民環保意識的教育。另外,政府應在土地、技術和設備等,資助回收業可持續發展,讓更多廢料能夠重新利用。
垃圾分類回收問答 受訪市民四成答錯
本報記者在街頭訪問澳門市民是否懂得「三色回收分類」,當中有四成答錯,六成答對。有學生表示,不知道吸管和飲品膠杯是否能夠回收,亦不知道最終如何處理廢棄膠杯。也有家長表示,平時較少做回收工作,膠袋大多用來裝生活垃圾。
民政總在各個遊客區,設有三色分類回收桶。(李景鵬攝)
不過有市民表示, 知道很多塑膠會最終流入大海,因此自己盡量少用塑膠製品,做到源頭減廢。也有師奶表示,平時出街購物會自備環保袋,以替代超市的膠袋,還會把家中的膠樽、鋁罐分類投進回收桶。
有學生表示會將學到的知識告知家人,潛移默化家人及身邊人多些推動環保,而政府可以建議食肆不主動提供膠飲管。也有市民指出,政府在宣揚環保時,應該多讓市民了解分類後的垃圾將如何處理,令市民增加成功感,提升主動環保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