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牆施工時長或增加

內港地質複雜 水土流失 需打逾百迷你樁及灌漿
10/10/2018
30216
收藏
分享
內港地質複雜 水土流失 需打逾百迷你樁及灌漿

海事及水務局與澳門內港碼頭區域聯誼會相關人員昨(9)日舉行會議,介紹內港區防洪潮排澇優化措施的相關工作和最新進展,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根據最新工程設計方案,由於內港地質複雜且水土流失情況嚴重,防洪牆工程預計需要打100多枝迷你樁以及進行灌漿防滲,因此遷移超過兩公里的地下管線,加上工程期間需要作出臨時交通安排,並需要協調及配合碼頭運作,施工時間須相應增加。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根據內港防洪牆優化工程最新設計方案,由於內港地質複雜且水土流失情況嚴重,防洪牆工程預計需要打100多枝迷你樁以及進行灌漿防滲。 ( 資料圖片)

黃穗文稱,政府於去年9月委託科研單位在原有防洪設施的基礎上,開展「澳門內港防洪潮排澇優化及應急方案研究」,提出在內港沿線建造約1.5米高防洪牆,以及設置泵井加強排澇能力。科研單位經聽取工務、民政部門及碼頭業界的意見後及對方案作出多次優化和修改,並爭取於今年底交予工務局跟進工程招標工作。

另外,23至26號碼頭之間的防洪牆,須待民政總署於2021年完成內港北雨水泵站箱函渠建造工程後,才有條件開展建造工程。因此,內港防洪潮排澇優化方案不能在短期內完成,須定位為結合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一併實施的中期方案。

為減輕內港水浸影響,經科研單位進一步研究分析後,可在現有見縫施堵的基礎上實行改善措施,包括建議在內港沿岸現有的矮牆加裝十多個單向退水拍門,當水退時會自動開啟拍門排水,使風暴潮後內港的積水能更快地排走,基本上可達至街道積水與海面潮位同步消退。上述退水拍門爭取於明年中完成。另外,局方將與民政部門就科研單位提出的改善建議作進一步溝通,以提高下水道的防倒灌能力,減少出現海水倒灌的情況。

深挖內港 或加大進潮量

對於有意見指應挖深內港以減少水浸情況,局方代表在會上解釋,根據珠江水利委員會轄下的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利專家以去年「天鴿」期間內港的水位及進潮量,透過實體模型進行模擬和演算,結果顯示,如進一步挖深內港,除會使進潮量增加外,亦會改變進入洪灣水道和內港的潮水分流比例,使更多的潮水分流至內港,導致風暴潮和天文大潮時內港所增加的進潮量大於開挖量,反而使內港的水位不降反升,且開挖量愈大,進潮量增幅愈大。因此,挖深內港無助於降低風暴潮或天文大潮時的內港水位。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