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化

還看厘清政企關係之決心
21/04/2016
32194
收藏
分享
還看厘清政企關係之決心
還看厘清政企關係之決心

連同美國在內的八個國家,周二(19日)呼籲採取緊急行動來應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因應中國及其他鋼鐵主要生產國無法在解決鋼鐵產業問題上達成協議;再前一天,來自30多國的代表在布魯塞爾參加比利時政府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共同舉辦的國際鋼鐵高層會議,但會議在沒有達成任何正式協議之下結束。

內地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創造就業機會,近年增強鋼鐵出口力道。而在過去幾個月,內地鋼鐵產量創下紀錄,並且不計成本以虧損價售出,招致扭曲國際市場的批評。近來全球鋼鐵產業爆發產能過剩危機,英國受影響最深,該國鋼鐵業處於崩潰邊緣,目前印度塔塔鋼鐵公司(Tata Steel)已計畫退出英國市場,一萬五千名勞工飯碗不保;德國上周也有四萬多名鋼鐵業勞工發動示威遊行,抗議中國大陸傾銷鋼鐵產品。美國明確地對中國提出批評,表示中國如果不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將可能面臨貿易手段制裁。中方則回應指,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各國經濟增長顯著下跌,導致全球鋼鐵需求不振,才是鋼鐵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身為鋼鐵生產、貿易及消費大國,中國也正努力化解自身鋼鐵過剩產能。

今年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便提出要先著手解決煤炭及鋼鐵業的產能過剩情況,其中包括停止審批新建煤礦,國務院亦公佈縮減粗鋼產能到1億至1.5億噸。儘管內地多番強調去產能的決心,仍換來外界不少質疑:與英德等國面對鋼鐵產能過剩而引發失業問題相同,有估計指鋼鐵產能收縮將令內地有40萬人失業,周邊行業亦會受影響,引發大規模失業潮。憂慮過急的「減產」步伐可能會引發的社會不安,或許是去產能進度緩慢的其中原因;從2013年本屆政府執政至今,國務院各部委就去產能化召開的會議已經超過了50次,但進展卻有限,背後原因正是地方政府與過剩產能的製造企業緊密綁定的狀態。不少地方國有企業年年接受政府財政補貼度日的僵屍狀態,已不是什麼新聞;在產能暴漲和去產能化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影子都很濃。新一輪去產能化的要義和真正目的,或許不在於去產能本身,而是在於厘清政企關係,擺正政府角色,從而達到增強經濟社會運轉體系韌性的目標,才是催化降載減產的直通車。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