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某一天,一個玫瑰黑豆沙月餅在紅街市旁桃花崗的「鳳凰餅家」悄悄誕生,當時餅家的「何老闆」,亦即現今的掌舵人,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年輕小伙子,承傳著老師傅的一手絕活,何老闆的「鳳凰餅家」每到中秋節前夕的半個月,便開始準備不同款式的月餅,一個個人手製造的椰絲月、蛋黃金腿月,飄香了整個紅街市,把滿載感恩的中秋佳節,添上一層香甜軟糯的溫馨情懷。
位於桃花崗附近經營半世紀的「鳳凰餅家」,即在今個中秋後光榮結業。 (李國星攝)
但如此馥郁的記憶,今日就要斷絕了。因業權問題,「鳳凰餅家」不得不結業,做到今日最後一個中秋節的何老闆,可沒有放不下的糾結,老先生豁達地說,始終會有這日。這不應對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嗎?
古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紅街市旁桃花崗經營了半個世紀的「鳳凰餅家」,因業權人收回土地發展,在今個中秋節後光榮結業,「鳳凰餅家」馳名的椰絲月、蛋黃金腿月、玫瑰黑豆沙月等亦隨之載入史冊。本報記者在餅家結業前進行最後一次訪問,希望將這屬於澳門的獨有味道,用文字記錄下來。
小巷傳來卟打餅聲
訪問當天,記者於清晨7時許便到達紅街市桃花崗附近,還未步入「鳳凰餅家」位處的小巷中,已在遠處聽到從餅鋪傳來「卟,卟,卟」的壓模打餅聲;到達門前一看,只見鋪內四個滄桑背影,並排站在工作枱做搓饀、秤饀、包饀、壓模、打餅、入爐等工序,每個步驟均由人手操作,一絲不苟。
再配上鋪面充斥著歲月痕跡的陳設,刻有「鳳凰餅家」的通花鐵閘、存放糕餅的大玻璃瓶、秤砣、餅櫃..在如此情懷滿溢的環境襯托下,雖還未吃到月餅的味道,但已嘗到濃濃的人情味。
餅家後繼無人,刻有「鳳凰餅家」的通花鐵閘,相信亦無用武之處。(李國星攝)
五十載風雨不改
經過一輪忙碌過後,鳳凰餅家的靈魂人物何老闆終於能抽空接受訪問,何老闆表示,今年已是餅鋪經歷的第50個中秋,由1968年開始營業,風雨不改;他十多歲便跟隨師傳學造餅,坦言當中沒甚麼秘訣,主要還是在於肯學肯做及勤力。何老闆稱,每年農曆七月底開始造月餅,每日清晨5時左右就要開工,每個中秋造餅歷時約半個月,約造6,000至7,000盒月餅。
何老闆表示,今年已是餅家經歷的第五十個中秋, 由1968年開始營業,每年都風雨不改。 (李國星攝)
各款口味各有人愛
哪款月餅最受歡迎?何老闆直言「款款都咁多人買」,視乎不同客人的喜好,金華火腿、蓮蓉、豆沙、椰絲等傳統口味都有人愛,當中「招牌貨」就是黑豆沙月餅,訣竅在於黑豆沙饀是用玫瑰糖煮,吃起來會滲出陣陣玫瑰芳香;月餅不同形狀代表不同口味,方便客人區分。何老闆更稱,甚至有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及香港等地客人,專誠致電訂購。
「鳳凰餅家」招牌貨首推玫瑰黑豆沙月餅,其實每款月餅的製作工序都一絲不苟。 (李國星攝)
不捨之情 不認還須認
何老闆又稱,因今年是餅鋪最後一個中秋,因此較往日多造兩成月餅;有不少老街坊、顧客每年到時到候就會前來買餅,最大原因就當然是那「只此一家,絕無分店」的「鳳凰餅家」專屬味道。
何老闆坦言,選擇結業原因除了是建築商要收回發展外,二來是自己年紀亦漸大,其實幾年前子女已勸他退休,但何老闆說:「有得做就做住先囉,亦冇話捨唔捨得,始終有嗰日」。但說到這裡從老闆靦腆的臉容可看出,對於餅店結業確是有份不捨之情。桃花崗鋪頭結業後,會否另覓新址再起爐灶?何老闆稱:「唔做啦,亦冇後生接手」,對於一項傳統工藝味道未能傳承下去,的確可惜。
餅家的老師傅們過了今年中秋,隨著餅家結業,亦各散東西。 (李國星攝)
街坊熟客難捨月餅情
街坊朱先生表示「開咁耐就幫襯咁耐」,因為餅鋪出品馳名味道佳,江蘇餅、合桃酥等都非常喜愛,而月餅亦是每年都要幫襯,街坊都想餅鋪另覓地點繼續營業,但人家要結業,只好慨嘆可惜。
來自香港遊客文先生稱,因看到有雜誌介紹所以慕名而來,非常欣賞其出品的黑豆沙月餅,當記者告知即將結業時,他倍感失落,並指「呢個味道就算香港都搵唔返」。攝影發燒友客人康先生指,過去一直有為餅鋪拍照作紀錄,多年來家人、朋友等亦時常幫襯,他指好難再找到如此有質感的味道,當然最不捨的還有一份人情味。
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