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坐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國家和地區榜首多年的澳門,近日再打破自己所保持紀錄。據統計及普查局昨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本澳每平方公里人口由2014年的20,500人,增加至去年21,100人。隨著人口密度逐年上升,加上每年逾3,000萬訪澳旅客,令住屋、交通、醫療、社區設施均受壓。議員李靜儀建議,特區政府應時刻關注由高人口密度觸發的各類社會問題,幫助經濟及社會實現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人口密度過高會對經濟及社會發展產生影響,但最直觀的感受是日常生活空間受到擠壓。(資料圖片)
澳門人口密度前年首次突破每平方公里20,000人大關, 登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2014年《世界概況》的全球人口密度排行榜首位,但短短一年內澳門又將自己紀錄打破。據統計局昨日公布《2015環境統計》報告,截止去年年底,按全澳陸地總面積30.4平方公里計算,本澳人口密度增至每平方公里21,100人,較前年增加3%。此外,報告顯示,去年澳門總人口為646,800人,新生嬰兒有7,055名,外地僱員逾18萬人。
各區人口密度不平均
澳門雖土地緊絀、「人滿為患」,但各區人口密度並不平均(詳見右表),部分繁華區域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逾50,000人,比偏遠地區高出逾30倍,若再細分到社區則數值更加驚人,如黑沙環及祐漢區人口密度早已接近每平方公里15萬人,高出全澳平均人口密度近七倍。
立法會議員李靜儀呼籲,政府應關注由高人口密度觸發的各類社會問題。(資料圖片)
外僱增加推動總人口上升
人口密度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單位面積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數目,計算方式是其總人口數除以總面積,換言之,在土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總人口數量是影響人口密度的最重要因素。統計局資料顯示,去年總人口較前年增加近10,000人,增幅約1.6%。由於新生嬰兒負增長4.1%,故人口增長幾乎靠輸入外地僱員拉動,去年外地僱員較前年增加11,300人次, 增幅超過6%。
議員李靜儀認為,本澳人口密度近年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是當局為填補本澳人力資源短缺而大量引入外勞。
她又指,隨著人口密度逐年上升,加上去年來澳旅客突破3,000萬人次,而且在陸地沒有擴大的情況下常住人口有所增加,結果造成住屋、交通、醫療、社區設施備受壓力,令居民覺得生活空間愈來愈擠迫。
李靜儀促請當局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 亦要考慮經濟發展過快帶來的承載力、環境保護、廢棄物處理、設施管理等問題,以維護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形象。她又建議,當局應藉《2015環保統計》報告出爐的時機,收緊外勞政策,鼓勵企業多聘用本地人。
統計局昨日公布《2015環境統計》報告,顯示本澳人口密度增至每平方公21,100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