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一小步

澳門環保一大步
07/09/2018
17805
收藏
分享
澳門環保一大步
澳門環保一大步

很多人都知道「太平洋垃圾帶」,這個面積達160 萬平方公里(40個台灣),海面上布滿各式垃圾的恐怖區域,就是我們人類製造的共孽。但有那個國家願意帶頭進行清掃,做這沒有利益的功德?全球的大國強國,不是忙於經濟利益,就是糾纏於宗教、意識形態,以至區域戰爭的泥沼中。直至有一日,一名年僅23歲的荷蘭小子斯拉(Boyan Slat)出現,發起清理「太平洋垃圾帶」的宏願,這是多麼讓人感到偉大又自卑的消息。偉大的是人家的氣魄,自卑的是我們的自私。

斯拉的行動將於明天(8日)開始, 這不是甚麼吹水「呃like 」舉動,斯拉五年前(18歲)已開始進行眾籌,他首先輟了學,創立一間創科公司,先後獲荷蘭數個非牟利基金和貝尼奧夫(MarcBenioff)等網上企業家資助,至今累積眾籌款項達2,290 萬美元(約1.8 億元澳門幣),並以此資本召集各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協助。

斯拉設計清理海面垃圾的裝置並不複雜,只是一條恍如U型巨鰻的606米長圍圈,將垃圾團團圍起,裝上船隻後運回岸上進行循環再造。他的計劃,有海洋學家質疑他清理不了沉於海底的塑膠微粒; 連自己的團體都形容這是個異想天開的項目。

不過,世間所有的大膽創舉,當初都會有人指異想天開,100 多年前的1904 年,美國的萊特兄弟如果忍受不了旁人的譏笑而放棄製造飛行器的話,試問那有之後的載人飛機,飛越長空。

而最要的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講,斯拉的創舉,是企圖消滅影響海洋生態的垃圾帶,反觀我們,天天製造垃圾; 同時,小小的澳門,連控制30平方公里內的垃圾處理都做不好,倡議的源頭減廢,「說了等於做了」,小小的一項膠袋徵費,還停留在諮詢、研究的「齋吹」階段,豈不讓人感到憤慨。

新城填海A區眼見愈來愈成形,政府是時候作出全盤規劃。首先,不妨採納議員的建議,引入海水沖廁,以將來28,000多戶的用水量,每天省下的淡水資源,已是功德無量。

其次,政府可以由A區推廣仔細的垃圾環保分類。以日本德島縣一個叫上勝町的小鎮為例,村民將廢物分類成45種之多,回收率高達81%,吸引很多海外學者越洋取經。而小鎮成功的竅妙處,是實行獎勵計劃,放進回收箱的廢物愈多,積分就愈高,以此換回有用的物資如罐頭及飲品。政府不妨在A區依樣葫蘆,相信不少大叔大嬸會樂意推行環保,這可能就是源頭減廢的第一步。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