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公布有關行政公職局自2001年起至2016年期間,發展及執行電子政務的審計報告。報告批評行政公職局多年以來提出61個電子政務項目,但只完成了39個項目,完成率只有63.93%,執行率低。而未完成的22個項目當中,有16個自提出至2016年12月31日,超過10年仍未完成。
審計報告以行政公職局於2009年推出的網上通行帳號ePass「e辦事」為例,指出ePass原意是為了讓市民更有效和快捷地使用公共服務;減輕前線服務工作人員的壓力及舒緩人力資源的需求;增加政府入口網站的應用。然而,由於當局在構建系統時閉門造車,沒有考慮其他部門的實際需要,亦沒有推出相應的法律配套,結果截至2017年底只得7個政府部門提供服務,並只以查詢為主。而由於ePass只適用於年滿18歲的本澳居民,截至2016年底的登記人數偏低,以澳門數以十萬計的年滿18歲人口,登記人數卻只有約5,800人。
「敷衍」審計署 多番催促始交審計文件
報告更指出,審計署曾於2016年10月26日,要求行政公職局填報有關電子政務發展的規劃執行情況,但經過審計署半年來多次跟進,行政公職局於約7個月後,即2017年5月15日才提供有關資料。審計署批評行政公職局,沒有展示出公共行政的良好榜樣,在提供審計所需的文件資料時經常出現延誤,又於提交文件後表示需要修正內容,反映局方內部管理混亂,未能掌握電子政務的整體狀況及全面資訊。
此外,根據行政公職局提供的資料,自2001年至2016年期間,特區政府就發展電子政務方面,投入了逾2.3億澳門元。(編輯:李倩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