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跨境犯罪問題如今成了兩岸間角力的主題,一件複雜的法律問題包裝上了雙方各自的民族情緒,就在台灣新政府即將上任之際,兩岸司法問題成了蔡英文政府未來處理兩岸關係的縮影。
沒有人會否認,這宗事件若發生在別的國家與地區,情況將會單純很多。面對跨境犯罪問題,犯罪發生地、行為人所屬國籍、被害人國籍都有權管轄,而電訊詐騙案更是如此,透過網絡、電話實施詐騙行為,至少有國際發話端、國際受話端、機方所在地及訊號轉接中間地等,可能橫跨數國的「管轄權」問題,這也是犯罪分子遠赴他國實施犯罪的原因,換句話說,類似案件原本就是一宗需要各方協商,最終在符合各方利益的情況下,就管轄權達成共識的案件。
放在兩岸關係上,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等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模式可循,2011 年菲律賓跨國電訊詐騙案中,14名被遣送中國大陸的台灣籍嫌犯,就是在這樣的框架下被遣返回台,當時引發的爭議,也促使兩岸雙方就類似問題進行更多溝通與交流,處理這類問題必須特別謹慎,應是兩岸雙方的共識。
在這樣的前提下,肯尼亞事件的處理方式不得不讓人有許多聯想,特別是下月20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就任「總統」,數月來蔡英文始終未對「九二共識」表態,而自岡比亞與中國建交、台灣加入亞投行問題,以及肯尼亞事件中未經溝通,以大錘破牆、發射催淚彈等強硬方式將台灣人遣送大陸,都是兩岸關係生變發出的警訊。
事件發生以來,兩岸當局都陷入某種民族情緒不可自拔,台灣朝野認為大陸做法野蠻,認為「自己的罪犯自己審」,而大陸則批評蔡英文操弄民粹,傷害兩岸人民感情。其實這些發言都不夠實際,不論兩邊政府如何齟齬,兩岸人民的交流只會有增無減,這是兩岸和平交往不可逆轉的現實,在這個過程中,不只有商人或得更多合作的機會與空間,罪犯也是。詐騙集團在台灣發展超過20年,隨著台灣當局嚴厲掃蕩,台灣詐騙集團開始前進東南亞、非洲,在這種情況下,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的必要性,並非建立在主權或尊嚴的問題上,而事件立在犯罪防制與保護雙方人民利益的前提上。
雙方若有嚴打犯罪的誠意,應該撇開政治干擾,不論是追回贓款補償受害人也好,加重判刑嚴懲犯罪分子也好, 都需要兩岸雙方好好合作,研擬共打詐騙犯罪的協議,才是實際的作為,也才是人民之福。